☆、第 59 章(1 / 2)
随着护卫的指引,一行人进入了传说中的颍川书院。
这里树木丛生百草盛茂,但并不显杂乱,反而井然有序,布局合理。
这里的建筑都是砖瓦结构,最高的有三层,最低的也有两层。一看就很有历史感,并且顺带一提这个学院可比这个朝代的历史都要长久。嘛,李达在心里感觉对比了一下觉得好像就相当于自己那时的清华北大什么的。
护卫长就是护卫长,大概看出李达等人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也稍微兼职了一下导游。
例如;
[先生请看,我们学院啊。分为好几个学堂。这个最大的。。。。。]
[那是我们农科的试验田。。。。。。]
[这是我们先生的。。。。。]
还没有见到院长李达就差不多已经了解了。然后就是鄙视。当然他鄙视的不是其他是当年他上学的时候,样样都要和外国看齐,出个国留个洋一说好像多么高上大一样。特别是那时候他在军校学习那些个海归博士什么的一个个都恨不得说那国外多好多好,我国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恨不得分分钟变外国人,还特瞧不起那些老教授说他们落伍了什么的。
李达那时候就想;你觉得国外好,那就带国外好了。什么嘴脸。不过那些教授也没有什么好的,李达可是逮住机会就和他们唱反调,当然了李达也是特别尊师重道的,在那些真正的教授领导升至那些没有什么学问的老队长他都尊重。
看着面前的建筑和耳边的解说,李达觉得他一定要好好教导这个孩子。不为别的就为将来不像自己的祖国一样成为弱者被人凄厉。
特别是在这个生产经济仅仅相当于我们汉朝时水平的朝代,一个学院就分为五个院系:政治系、谋略系、战争系、农业系和杂系。
政治系:在现代这个读书多少是为做官的时代,这个学习是就读人数最多的,毕业的学生成绩最好的两个,只要人品不是太差,一般都可以混得一个孝廉的名额。【这很不容易孝廉上去在有点人脉那基本上到死一个中等官,那是托托的。】而其他的学生,只要不太倒霉的,一般在最后都能在各州郡之中,混到一官半职什么的。李达个人觉得这是这个书院这么有名的原因,当官的捷径啊。
谋略系:这是谋主的诞生基地,一方面在这里可以学习行军策略;一方面也可以学习人与人之间的算计。多是一些族长候选人或者准备当谋者的首选,当然,别的系也是可以过来旁听的。李达觉得这好像就是现代大学的前身嘛,旁听都有。
战争系:武学与战术知识的完美结合,不擅长读书的同学可以报这一个学系。在这里你可以学习到最实用的战场武艺,同时也可以深入研究战术知识。李达觉得在现代这妥妥的就是个现代有名的军事大学,特别在那个护卫长的一句有推荐名额的时候更深了。
农业系:天下无农不稳,农业关系到国家的安稳自然要独立出来自成一系。大庆朝开国时期多了一个选拔能吏的科目,那就是孝弟力田。由此多了一条当官的道路,农业一系自然也受到了关注。李达觉得这个科目被弄出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应该是,打仗打太久了,百姓没有饭吃,而造反成功的某□□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也因为这个问题而被弄下台才办的吧。当然了,李达觉得某□□这个愿望觉得可能不能实现了。原因;李达看到农业系的试验田的时候,李达【你妹啊,就这我山下的村子里那三等地结的粮食都比你多好吗】
杂学:不务正业的学生的最爱,当然其他四系的学生也可以选择一些科目修习一番。
杂学里面包括音律、陶朱、工艺、书画等等,可用于陶冶情操,也可以在毕业后找不到合意的工作时,有一个谋生的办法。李达觉得说白了,就是现代的什么艺术【吃钱】大学一样。没银子还是别想了。原因;你觉得寒门子弟买得起那些为了一个音符而买的古琴吗【很贵】。每天练字要的什么湖笔,什么狼毫笔,还有什么砚台啊什么。。。。。【长期消费花费更多】还有。。。。
当然了以古人的交通方面频繁的换学校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人家学院也是有对策的。例如;
不分院我们可以分班不是嘛。
当当当。高等班、中等班和初等班就这么来了。果然不可以小看任何人。
三个阶段,根据学生的年纪和升级考试来升级。
初级班:就是幼稚园和小学的结合体,算是从幼儿期开始,为学童做好启蒙教育。
中级班:深入学习一些经典著作,一方面了解圣人们的思想,一方面在这个时期也会慢慢培养学童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有所了解。
高级班:到了这里就是选择自己终身职业的时候,五大院系随便选择,只要有能力,兼修也不无不可。但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只能就读四年就会被面临毕业考试。
总的来说,什么是学院。那就是完全就是将幼稚园到大学,一条路的全部包含了进去。当然,李达这种也不一样的。那是师傅,什么是师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