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松青府(1 / 2)
五月,松青府。
松青府松树遍植,苍翠参天,远方可望雪山,近处还多广漠,景象和京都大不相同,让人大开眼界。这一日,万里晴空,日光澄澈。
汪仲年亲自到城外迎接莫桑景的军队,莫桑景下马之后,和这个在边疆奋斗半生的女人执手作礼,互相打量。
汪仲年鬓生华发,面色不佳,似乎多日来的焦急与忙乱给身体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但不怒自威,多年来身居高位的压迫感还是存在的。
莫桑景作为晚辈,向她施了一礼。
三万多将士们都安置好后,莫桑景受汪仲年的邀请,去总节府参宴。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宴会上并没有见到府、县逃难过来的长官,莫桑景心有猜测,莫非都跑了?
若真如此,这汪仲年真可谓孤立无援。
这次普通的晚餐上,汪仲年只正式地向莫桑景介绍了她的女儿——汪雅君。
她很想得到莫桑景的全力支持,但京都方面的风声她也不是没有听到,所以很沉得住气地并不怂恿莫桑景“向央川出兵”。
让女儿和莫桑景熟识,是她的又一招棋。
一是可以借由莫桑景增强属下对女儿的信赖,第二则是相信和莫桑景处在同样年龄的汪雅君能让莫桑景卸下防备、宾至如归。
汪雅君是个风流胚子,作为边疆大吏的女儿,她完全从无到有开发了边疆的青楼产业,自然也就成了温柔乡中的熟人——在调戏男人这一意义上,她可谓是个天才。
你不能怪汪仲年这样想莫桑景,一是因为她自己就有这么个女儿,第二则是因为——汪仲年听闻莫桑景在京城时公卿与之相熟者甚少,她除了是宫中皇女的好友之外,只与征西大将军家的嫡女祝长都往来频繁。
祝长都是什么人物她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携同诸贵女,与娼子、戏子、优伶、市人整日厮混,面目难堪。
自从见了莫桑景本人之后,汪仲年就不相信这是个冰清玉洁的主——人不风流枉年少。
她知道汪雅君在娼家颇有些手段,原先她不喜,现在想想,多纵容一段时日又何妨。
……
第二日,总节府清桐院。
盥洗过后,莫桑景正用早餐,门外报道有人求见。
莫桑景得知是汪仲年之女汪雅君。这么个人物她心里有个大概印象——从祝长都嘴里听到居多。
她在桌上叹一口气,引来葛姨并廖怀石两人的目光。
葛江越最先吃好,抽身要走之前问道:“要我留下么?”
莫桑景其实倒很想让她留下,长辈在汪雅君不好乱来,但是——“你不说有事么?不必了……怀石留下陪我看看汪大小姐要玩儿些什么吧。”
“嗯,”葛江越道:“跟官家女子说话,她较我有用些……那么我先去校场了?”
“嗯。”莫桑景应着,放下筷子。
桌上食品皆是都中所有,又多做得滑腻鲜艳,这种迎合反而让莫桑景不悦。
廖怀石也放下筷子。
漱过口后莫桑景道:“快快请汪姑娘到园庭来见。”
她与廖怀石移步至园亭。
汪雅君是个颇瘦的女子,已经在等着莫桑景她们了。
她穿着镌刻绢花的大红金丝绸衣,在显示贵气的同时也显得她几分纤弱,襟领是紧闭的,使□□的细长的脖子更为显眼,洁白柔腻,让人不敢多看。
她容貌尚佳,繁复的髻式的最顶,危危立着一只珠豆簪。
莫桑景笑道:“抱歉……让你久等。”
“无事无事。”汪雅君一边挥手一边说,又对莫桑景笑了笑:“这里风景不错吧,我幼时来这儿小住过,自己虽没印象,母亲说我最爱坐在这个凉亭里……”
莫桑景闻言看向园中,老藤浓荫,假山极尽布置之能,的确是个漂亮的园庭。
莫桑景道:“清桐院想必是贵府重要之处,用来安顿我等,这番心意真是难忘。”
汪雅君笑笑,忽地目光飘向了廖怀石,闪了一闪:“莫将军,这位是?——”
莫桑景心一惊,这汪雅君某种意义上阅人无数,莫非看出了廖怀石的真身?……
廖怀石却不待莫桑景开口,作了一揖,表情自然:“在下廖怀石,是侯爷派在世女跟前办事的。”
汪雅君闻言滑稽地笑道:“还是侯爷想得周到,我母亲未必这么为我着想……”
一语说得莫桑景两人笑了。
汪雅君拍了一下大腿,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莫将军昨日才到,想必不曾上街瞧过什么热闹地方吧?”
她自又补充道:“莫看松青府不似京都繁庶,风物人品却当一样丰美。”
莫桑景道:“不曾,若松青府有什么值得赏玩之处,还请姑娘指教。”
汪雅君手中折扇一收一翻,喜笑道:“莫若驾鹤街上茹风楼。”
莫桑景本意是和她去赏景,没想到这汪雅君死性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