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1 / 3)
。
如果你学会容许(用不着喜欢)与行为相关的压力,你就已经超越了通往高效且优质生活的最大障碍了。
硬磨
心理学家约翰·古迪认为,做不喜欢的事也是学习的一部分。他认为必须认识到培养做恰当的事(不管这件事让人愉悦与否)的习惯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要更大的回报,更少的长期困扰,在任务上慢慢“磨”吧,直到有结果。在工作上消磨时间是辛苦活儿。尽管这并不能保证你得到幸福或者成就感,但是这个过程却能使你取得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成就,以及获得充实的生活。
记住,你可以驾驭分心的冲动,只要你能坚持一个有结构的计划,建立及维持朝向积极方向的动力。方法本身很简单,过程却比较艰难。尽管如此,你很可能会减少短期或者长期的麻烦,只要你能用自我调节行为取代分心行为,并且遵循“立即行动”的原则。
终结拖延症!你的计划——
列出三条可以帮助自己有效处理拖延行为的办法。把它们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行动计划是什么?列出三项你最可能促进有意义生活及丰富成果的行动。把它们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完成了哪些行动?把它们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施这些想法和行动计划,你学到了什么?接下来你能够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把它们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章 在工作场所中应用战拖技术
工作是为了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而与工作有关的拖延(work procrastination)则是拖着不去做全部或者部分你赖以谋生的事情,导致最后只完成了很少一部分任务。
究竟是什么人构成了这个庞大的工作拖延群体?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无趣也没有意义的人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会设法绕过工作—通过做白日梦、参与职场钩心斗角、在同一处反复、消磨时间或者干脆退出。事实上,几乎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有拖沓的情况。这其中不乏认真勤恳之人,有时候,拖延还会引来你不希望得到的注意:“查理这是怎么了?他把事情搞砸了!”
时间缩水(time shrinkage)被视做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很多公司甚至在制订工资标准时考虑了这个因素。将拖延纳入工资调整的依据非常简单,因为实际上不可能避免白日梦、私人电话、迟迟不去开始、进度缓慢等情况发生。如果有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种时间缩水,那就算是很大的收获了。然而,有些因拖延造成的损失却尤为严重:延迟客户回访可能会使企业失去商机;面对一个有理有据的人事调动方案而拖着不去正式通过,事实上一定会对公司造成困扰。
我曾经和很多企业主管谈过拖延,大部分人都挠着头皮,向我诉说那些正困扰他们的拖延问题:副总裁电话不离手,可其实没那么多非说不可的事情;绩效考核迟迟收不上来;有天赋的销售人员天天在外奔波,业绩却和能力远远不相称;在推出新产品的时候束手束脚;无数的功夫都花在自保和推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