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国士无双(3 / 8)
不我们现在再去看看。”
“现在什么时候了?”
“那,明天城门一开就去。”
韩琳苦笑了一下:“什么也没发现,宅子说是个村庙,要修复成原来的样子,到处都在拆,就连……”愣了下,忽然醒悟过来:“神宫——”
“什么神宫?”
“这个宅子,以前是一个神宫!”一边说,一边让人拿来笔墨,快速画了草图,一边画一边说:“这里是神宫前的祭场,这是大殿,最最重要,这里本来有一排小屋子,这不就是神宫里才有的‘桂房’?”——桂房就是神宫中专门用来行暖席礼的房间,取桂花盛开时千万朵一树,以表多女多儿。
她这么一说,一起去的人也点头:“对,对,还真是。”也有人说:“不对啊,神宫正门前当有‘明池’,那里怎么都看不到有池子的痕迹。”
“扶风少雨,扈县又无大水系,神宫不设明池也有可能。冰河关那里的神宫不也没有明池?”
庭秋淡淡道:“这算不上值得被人追杀的发现,陈泗人在那里住了大半年,其后瘟疫,去过那里的官吏、大夫不少,总有人记得格局。”
韩琳又想了想,啊了一声,指着一人道:“你发现的那把草!”
那人恍然大悟,找出她带回来的香草,众人看了一遍都不认识,七嘴八舌又讨论了一阵定了第二天找县中大夫来看,各自休息。回房前,庭秋对韩琳说第二天他要去县衙查档,不和他们去找大夫了。韩琳有些奇怪,他淡淡道:“连翻修都做了,怎么会留那么明显的一把草在那里;既然如此粗心,又为什么你们才发现就有人追杀?这件事没那么容易解决,我觉得还是从扈县的历史着手比较好。”
“阿兄是说,这样的事以前在扈县发生过?”
“扈县几十年来改主太多,加上连年战乱造成的百姓损失,当今在此居住的多半是一二十年间迁移至此的集庆和集庆以南各地的百姓。所以,我们是无法从百姓这里的得到‘历史’,只有寄希望于典籍。”
翌日一早,除了韩庭秋外其他人都去县衙,拿着那簇干草和知县红期说了一遍,嚷着要找大夫来看——必有璇玑。沅红期也不敢怠慢,立刻让人找来县里的大夫,几人看了都说不认识。于是又让人拿着到军营中找医官询问,到了傍晚终于有了结果——一名医官说这是产自孟地的一种草药,不常见,微有毒性,但是怯寒去湿有奇效。又说这草药出产的范围很少,扶风这里根本买不到,而且价格高,一般也没有人会用,整个扶风如果说有谁会使用,那只有药神宫的神官们,让他们带去神宫确认。
这一下,众人都失望了,只是一味罕见的药物而已,怎么听都没有值得让人追杀的玄机。当然这些人也不死心,毕竟那么多大夫都不认识,怎么能听一家之言。沅红期也觉得在自己治地外不到十里的地方居然有人光天化日追杀官府的人,是可无限放大的事,也打起精神来仔细调查,亲自带了人去那处废宅勘探,又在事发的路上来回筛了几遍,却都没有得到有用的结果。越是这样沅红期越担心,据韩琳等人所说,长捷一行人听到呼救声从官道转入小路,当场射杀两人,其余盗匪闻风而逃,后来又重伤俘虏了一人。这样的混乱之下,匪徒必然没有时间整理现场,仅仅一个晚上在案发地却连一点有用的都找不到,可见这些匪徒晚上又回来清扫过,一般的匪徒岂能如此。于是在医官判断后,红期又让人把那个可疑草药分成两份,一份送到神宫,另一份送到集庆。很快神宫那里就回话了,说得和那个医官一样。其中还有一个插曲,轻云宫的另外一位神方看到草药大怒,原来这是刚刚托人从孟国弄来的。轻云宫自己对这种草药的功效也吃不准,结果就有好事的年轻神官拿出来,其实就是在难民身上“试药”。
这下,韩琳也死心了,虽然还有送去集庆的那份等鉴定,但是轻云宫是什么地方,他们犯得着对一束药说谎话?而且,韩琳几个事后讨论,也想不出来轻云宫会对难民们做什么见不得人到了要动杀机的事。这么想着,后两天她也跟着庭秋跑县衙的档案,自然也没翻出来什么。然后就到了归程。
本来他们早该回程,但是由于忽然爆发的瘟疫和后来的劫匪事件而延误了。如今集庆派来的大夫和地、春两部专司此类突发事件的官员已经赶到,他们继续留下去也无事可做,正好长捷一行也要回集庆,红期让他们同行以为照应。西营的官兵们一口答应,面对道谢还笑吟吟的说:“热闹点好。而且有你们随行,大将军也不用每天拼了命的让我们赶路。”
进入腊月,集庆笼罩在新年序曲的浓烈气氛中。清渺四年,对扶风来说是自收复后最好的一年,关内整整一年没有受到任何外敌的侵扰,吏治清明,百废俱兴。就连一开始最让扶风人讨厌的陈泗难民,一年之后,也慢慢让扶风人感觉到他们的好处——他们补充了扶风的人口不足,许多安靖人不喜欢做的粗笨活,陈泗人特别是陈泗男人们都愿意承担。到了腊月,官府的工作从行政和军事转移到祭祀,这是一年中祭祀最为密集的月份。对安靖人来说,这些祭祀凝聚着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