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国士无双(4 / 8)
春耕秋收的喜悦,寄托着对来年的期待。腊月里最重要的祭祀,从前到后依次是“天神祭”——祭祀水缨女神;“社稷祭”——祭祀谷神、地神、风神等,感谢一年来的风调雨顺,请求下一年土地肥沃,气候得宜。其他还有“祭祖”“丰年”以及扶风特有的“国殇祭”。以上祭祀都是扶风大都督必须参加的,其他各级官员,神宫和民间祭祀更是繁复多彩。
这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月,除了扶风大都督必须参加的几个大型祭祀,其他的祭祀都带着集会的欢乐,花车百艺、绚丽的祭祀舞蹈,还有每有集会必会出现的小摊贩,都是孩子们的最爱。从腊月到元宵,学堂放假,见习进阶的少女们也都可以回家过年,总而言之,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为寻欢作乐提供条件。
腊月中,铭霞终于从军中回来了,在此之前五天,凤吟台已经欢快的在大都督府好吃好喝混日子。景晴对凤吟台半年来的变化还是很满意的,之前特意写了一封信向凤楚邀功,说你把宗室里最要命的孩子给我送来了,现在人已经苗条了,那些骄傲跋扈的性子也收敛了许多,当下能骑能射,兵书也读了半部,就算马上回到京城也能在人前显摆一下了云云。其实凤翔十月里就去求皇帝,想让吟台回京城过年,被凤楚一口拒绝,说“三年之内不许回京,让景晴好好培养。”看她苦着一张脸,笑了笑道:“若不是你皇姊我的面子,景晴还不会收呢。”凤翔挤出点笑容道:“是,是——不过,景晴与皇姊的关系,我们吟台也算是她的嫡亲侄女不是,姑姑不教导自家侄女还教导谁啊。”凤楚就爱听这话,笑意盈盈的点点头,一脸满足。凤翔看看她的脸色,又道:“要不,我再去一趟扶风,大过年的,我们吟台还从来没有离家那么久过……”凤楚柳眉一挑:“不许!”看着凤翔满脸郁闷的挪出去,凤楚心想这比让吟台回来还不靠谱;真让你去了集庆过年,景晴不跳起来骂人才怪。凤翔思念女儿,凤吟台反而没有那么想回家。经过初期的忍耐后,她喜欢上了集庆的生活,自然没有家里舒服,但是比起锦绣王府的繁文缛节,比起凤翔寸步不离的呵护,她更喜欢这里的山高水远、天地辽阔。至于生活上的艰苦,好在晚夏节红花谷结识澄碧黛后从此有了个富贵好去处。一开始小心翼翼瞒着景晴,还让铭霞帮着打掩护,过了一个多月,铭霞嫌烦了,对她说:“别躲了,娘亲早知道了。这集庆城有多大?你明侯和她澄碧黛又都是吸引人注意的主,瞒得住才怪。”吟台急得团团转,铭霞笑着说:“都那么久了,娘亲也没来干涉,那就是不会在管了。你也别偷偷摸摸的了,老说谎,娘亲才真的要生气的。”
景晴对澄碧黛在扶风的举动虽然嘀咕,却真心没有打算干涉她接近铭霞和凤吟台的行为。澄家的人,她接触的还不少,特别是凤楚宠爱的澄贵妃。这个地位仅次于皇后的男子端庄优雅,举止间很有点与世无争的淡然,凤楚喜欢的也正是他这一点。劭庆时期,景晴在京城没有购置宅邸,就住在皇宫中,出入内苑无需避讳,凤楚所有的妃嫔她都认识,也都或多说少说过话。澄贵妃精通琴艺,景晴自己虽不擅长弹琴但是在乐理和品评上却是第一等的人物,因此两人很有些交往,在集庆两年,她对澄轻羽的多方容忍也是看在以往这点交情上。若是澄碧黛真的是来修复关系的,她倒也乐见其成,毕竟,她西山家如果和澄家彻底闹翻,最为难的还是凤楚。
得到景晴的默许后,凤吟台和澄碧黛的往来更多,碧黛也因此登了西山都督府的大门。几次来都是直接去找吟台或铭霞,与景晴遇到双方都是简简单单打声招呼。倒是几个住在府里的属官嘀咕“她一个二十来岁的人,天天找孩子玩有什么乐趣?”景晴听了也就是笑笑,不做任何评价。
铭霞和澄碧黛算不得亲近,往来也多是陪凤吟台,但她对澄碧黛的印象并不坏,也和景晴说:“她和轻羽不同,博学多才,谈吐有趣。”铭霞从军营回来的那一天,景晴正好收到长捷的快马报讯,对女儿说:“汝父四五天就到集庆,他们在扈县好像还遇到了些惊心动魄的事。”铭霞大惊追问,景晴摊摊手:“长捷没详细说,等他们回来了,你自己去问吧。”略微顿了顿,叹了口气脸上却带了一点笑容道:“你娘亲我接下来有的忙了。”
“每年腊月就是祭祀多,不过也忙得喜气。”
“不是祭祀,那都是做惯了的事,算不得忙。我说的是要有贵客接待。”
“贵客?”
“你该听说了,皇帝派了江漪为钦差巡查西北各地。”
“几天前还说钦差大队还在孟都,照着这个速度年前到不了我们集庆。”
景晴笑笑:“我说月圆前你定能见到江漪,她到集庆指不定还在汝父之前。”
铭霞将信将疑,但是看看景晴的神色,再捉摸一下话中意味,她隐约觉得有一些不怎么让人放心的事正在发生。
腊月十三,清晨。
城门在五更开放,五更三刻景晴就收到了消息——江漪已经进城。没一会儿燕飞几个也得到了信,赶着过来见她,却看到这位扶风大都督正在好整以暇的用早餐,见了她们笑吟吟抬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