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春绝句 > ☆、明媚

☆、明媚(1 / 8)

除夕夜,集庆万民欢庆。都督府爆竹阵阵,笑语连连。

西山景晴和韩庭秋在相对安静处说话,庭秋说:“前些日子,我听完了全本《落雁台》。”《落雁台》讲的就是西山景晴复国的故事,全本从她服礼之前开始,一直到丹霞之战结束,是和她相关的话本里流传最广的一篇。一直到苏台王朝,苏郡的一代才子还以此为蓝本创作了戏剧中的名篇《落雁台》,但是仅仅讲述她复国一段,到献国入邵庆,与凤楚相见,再封侯爵为止。“落雁台”这个名字,则来自于孟国皇宫的建址——鸣雁台。景晴复国之时,与叛军在皇宫外决战,最后手刃仇人于皇宫正殿前,这位叛君名字里有一个“雁”字。时人谣曰“白雪覆长青,雁落鸣雁台”。

“听这个做什么?”

“想知道你离开陈泗之后的经历。”顿了顿,低声笑道:“斗胆问一句当事人,其中几分真几分假?”

“我自己可没听过全本,不过照着听到过的一些来看,大事皆真。”

其实清渺开国的故事之所以传遍天下,有井水处皆歌,其实来自凤楚的授意。在南征北战之时,她刻意让人将征战、治理的功业编成话本由民间自行传播,由此传名诸侯、震慑敌人,以及营造天下共主的人心所向。其中不少话本还是出自大内文人之手,只不过在民间流传之后颇多修改,最终最受欢迎的一些故事和几个人物传遍天下,其他的则渐渐消散。

“听了这个全本之后,倒是对扶风近来发生的事情有了些想法。”

“哦?说来听听。”

“作为一个小国诸侯,景晴,你在这清渺走的还是太顺了。”

“哎?旁人都说我有今日都是九死一生的在沙场上得来的,怎得顺了?”

“小国诸侯,依附大国之后,最好的就是如同蒋、洛等国那样,领一个公侯之位,远离朝廷,终生富贵。你这样,太耀眼,即让朝廷不安,同时,如果有人想要在即将太平的清渺弄出些事端来,从你下手最是事半功倍。”

景晴扑哧一笑:“逼反我么?”

“只要逼到天下人都觉得你已到末路就足够了。”

“哎哎,到底是曾经当过一郡之守的人物,仅仅听一本故事就将清渺当下的形式看的通透。”

庭秋笑笑。

“你是不是想问我,既然知道面临的困境,为何不退一步?”

“其实,连退一步都不用,你只要返回京城就可以了。西山景晴出将入相,返回京城照样成就功业,又不至拥兵惹患。”

“等到现下在扶风捣鬼的这些人一一露面,此间平定,我自会返回京城。扶风清苦,没事干谁愿意在这里长留。”

庭秋看着她苦笑。

“怎得这个表情?”

“话本里说的一点没错,西平侯的忠心是生死两忘,唯有清渺。”

“说得太高贵了,我只是在赌自己的眼力罢了。”

庭秋叹了口气,话锋一转道:“我一直在想,从扈县到集庆的瘟疫骚动,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破解的关键,我想,还是在阿琳他们遇袭的事情上。”

“或许只是故布疑阵。”

“做得太像了。如果要故布疑阵,让阿琳她们交出找到的东西不就行了。但是所有当事人都说,那些人是真的要杀人。”

“她们找到的东西扈县令已经送到集庆,春官召集各处名医看过,都和轻云宫说的一样。”

庭秋叹了口气:“这就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景晴看他微微皱眉的样子轻轻笑了下,缓缓道:“不过,你说的话也有道理。韩琳认为那处废弃之地是神宫旧址,这一点就很不正常。在安靖,神宫是不会被废弃的。如果要迁址,那也必须拆除旧建筑,不能放在那里不管,任其荒废。神宫被废弃,只有一种可能——在那里发生了会让百姓对神明失去信仰的事情,也就是极其严重的神怒。这样的事极其罕见,我只在文成史书中看到过记录。我们也曾想过,神宫废弃是否与当地曾被庐裘占领过有关。但是,明信宫的神官看了韩琳画出的平面图,这个神宫是在文成年间建立的,如此历史悠久的神宫即便毁于战火,当地百姓也一定会在扶风收复后重建,至少会有记忆,县志里也该有记录。”

“在扈县期间,我将县衙收藏的县志看了个遍,并无记载。”

“因为神怒而被迫放弃神宫,这样的事很多地方是不会记录的。即便写了,也是非常隐晦的说法,别说你们,我都未必看得懂。”

“当地百姓说某村的村庙。”

“那个穷地方,哪个村子建得起村庙,他们也好意思说。”

庭秋露出不解的神色。

“所谓村庙,就是降格之后的宗祠。你也知道,在我们安靖家名是望族贵胄的独有,一个家名的人家聚居为村落,这样的地方自然建有家族的宗祠。然而,数十年或者上百年后,家族中再没有出类拔萃的后代,于是被废除家名,宗祠之‘宗’不复存在,就降格为村庙。这些村中人会以村庙的宗号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