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花信 (1)(10 / 11)
鉴。景晴说梦华的作品,还是山水最好,特别是《四季行游图》,观之忘俗。凤楚惊讶的说难道你看到过《行游图》,朕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传说。她回答说:“我在陈泗时,于当地望族处见到过,乃是《秋江澄澈图》。”凤楚兴趣盎然,问了许多细节,景晴一一作答。苏玉忽然道:“臣听阿母说,曾在正亲王殿下的宫中见过一幅冬日山水,像是梦华的《冬日观雪图》。只是阿母之前不曾见过梦华的山水画,不敢断定……”说到这里笑着看景晴,意思是,现在有了熟悉她画风的人,可以鉴别。凤楚和景晴两人也一起盯着凤章。凤章对书画没有执著,当即让人去取,又说:“皇姊别这么看着臣,要是真的,臣妹献给陛下就是。”凤楚摆摆手:“朕不抢你的东西。”凤章看了看景晴,噗哧一笑:“好好,那么臣妹就拿这幅画为小阿姊上寿。”景晴看了看凤章,也不推辞,转头对苏玉道:“你一句话让我得了个至宝,倒不知道该拿什么来答谢了。”
后宫里都玩笑说,看看,人还没嫁过去,已经往妻家搬东西了。
这个逸闻发生后没多久,奉墨第一次开口向景晴求名分。两人相对在花厅里,壁上正挂着梦华的《冬日观雪图》。景晴听他说完,喝了口茶,缓缓道:“我给你两条路。一个呢,继续留在宫中,楼月霜那里我已经问过,只要你点头,宫侍官的位置依然给你留着。要么,你和问书一样,做我的可用之人,我会为你选一个即踏实又有前途的好女儿,或许将来,你还能得个封夫荫子的荣耀。”
奉墨颤声道:“为何没有第三条路?我,我只求留在七娘身边。”
“和问书那样,不也是留在我身边了?”
他第一次流下眼泪,哽咽道:“不一样的,七娘你知道,这是不一样的。”
景晴伸手轻轻拍了他一下,柔声道:“你下去好好想想,就知道我给你指的这两条路才是最好的。”
这之后的一段日子,对沐兰殿里的人来说,都是一段煎熬。尤其是景晴的那些亲信部署们,他们都对陪伴他们这些人走过最艰苦时日的这个奉墨颇有好感,然后看着他挣扎在无望的情爱中。若是他哭闹,或许大家还觉得好受些,可除了偶然的在景晴面前落泪,其他时候他都完美的遵守着宫侍的规则——主人面前无悲无喜。这期间,问书、燕飞、齐云等人劝过景晴也劝过奉墨,可两个人一样的倔强。奉墨只求名份,景晴坚决不肯要他。
问书和奉墨感情最好,看着奉墨伤情也跟着难受,忍不住向燕飞抱怨,说七娘这事做得太奇怪,不过是一个亲侍何必纠缠能不能喜欢一辈子呢,多他一口饭吃也吃不穷家里。燕飞叹了口气说:“你不明白其中还有症结。过去那一年,七娘嘴上不说,心里是极不快活的。而奉墨,我们都知道,就是选出来看着我们的人。”问书愣了半晌才道:“七娘不肯收他,原来还有这番原委。其实,奉墨做事端正,这一年来他没说过不该说的话,没做过不当做的事。监视种种也不过是履行皇命罢了。”
燕飞又叹了口气:“你别和七娘说这些。她心里明白得很,只是解不开这个心结。不迁怒于奉墨,这一年的郁闷你让她对谁发好呢。”
再去劝奉墨,后者低声道:“我只求一个名份,亲侍也好,亲从也罢,往后或许七娘还会有对我怜惜的时候。若是……象问书你这样,虽然也是能留在她身边,却是再也没了得她回顾的可能。”
如此纠缠一阵子,终于有一天,奉墨的一句话让他永远离开了沐兰殿。
那一日,他对景晴说——锦苏玉一心只想为妃,请七娘谨慎用情。
他是思之再三才来说,她却彻底被惹恼了。话音未落,她起身往外,看都不看他一眼。奉墨一个人在房中跪了许久,愣愣的对着她坐过的地方。翌日,奉墨被调至御舆处。
那日景晴怒极,离开沐兰殿后直接去找了凤楚。倒不提奉墨“非议锦苏玉”这样的事,反而笑意盈盈的又将凤楚派人监视她大半年的事说了一遍,末了一句话:“今天皇帝既然已经信任我,承担监视重任的这个人就别再留在我沐兰殿中了。”凤楚也奇怪她怎么忽然来这么一出,但奉墨不过是一个宫侍,而且景晴只是要调走他并不是要杀了他,凤楚也没心情多管,吩咐身边女官去处理也就罢了。
这一次奉墨没有继续“抗旨”,他收拾了东西当天就离开了沐兰殿,问书去送,忍不住问他到底做了什么让景晴发怒。后者想了许久才说了原委,又惨然道:“其实我也知道这话出口必不得好结果。可我身为宫侍,既然知道了对主人不利之事就应该劝阻。”
奉墨离开沐兰殿没几天,景晴就有点后悔了。这时候,她又从其他宫侍那里得知,因为当时安排此事的女官和楼月霜不对付,所以奉墨并没有升上侍官,去的御舆处也没缺。反而那边的侍官看到来了这么个“热门人物”,生怕是来抢自己位置的,对他多处刁难,他的日子过得实在算不上好。景晴撇了撇嘴,心想:“得,这回可把楼月霜得罪了。”转头,她就备了份礼物去找这位女官长。楼月霜知道她在凤楚心中的地位,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宫侍和她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