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君心似我心(2 / 9)
“阿霞,你在集庆听说了什么?”
铭霞想了想,低声道:“娘亲,女儿已经长大了。”
“唉,你岂止是长大了。你是懂事的太快。为娘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每天都没心没肺的过着,整日里就想着怎么逃课玩乐。”
铭霞嘻嘻笑着,又道:“那么,娘亲准不准我回京城去?”
“你想的很对。那就回京城去玩一阵子吧,功课倒也不用太逼自己。回去和你那些小伙伴们多聚聚,也算过一阵子没有娘亲看着你逼着你的快活日子。你问问明侯,要是她想念京城,让她和你一并回去住几个月。”
“哎呀呀,娘亲别这个表情,回京城多好啊,就连好吃的东西都比这里多。我们家那个宅子修葺好了我还没去看过呢,听婶婶说修的可漂亮了。”她所说的“婶婶”就是离锦屏。景晴在迁都时于永宁城内购买了一处宅子,占地很广,但是因为战乱而破败。此后没多久她就前往扶风,宅子的整理修葺一概交给离锦屏妇夫。
“嗯,你回去摆摆西山家继承人的派头。”
铭霞笑得更开心,过了一会儿才道:“孩儿想三天后就出发,母亲还有什么嘱咐的?”
“回去后只管玩乐,莫要想太多。你尚未服礼,西山家就算有天大的事情,也是为娘来担,明白么?另外,得闲替书霖铺铺路。”
铭霞一一应了,过了一会儿眨眨眼睛,笑道:“若是陛下问起,要不要也为阿爹多说几句好话?”
景晴大大地翻了个白眼。
没过几天,西山铭霞带着一干侍女童仆启程前往京师永宁城。凤吟台并没有随行,在前一年她“被迫”前来扶风的时候,凤楚曾经丢过一句话:“两年之内,没有诏书不许回来。”但是增加了两个计划之外的人——云门家的父女。这也是铭霞的建议,说曾听书霖讲起到丹霞奔丧的时候莲锋因为愧对云门慕,一心想要弥补,对他们云门家的人都格外亲近。莲锋见到书霖的时候抱着她痛哭了一场,说当年你们家受逆贼牵连的时候,我不知道慕还活着没有加以援助,害得你那么聪慧的孩子却得不到见习进阶的机会,我对不起你,等等。铭霞说不如让书霖跟她回京城,然后到两江郡探望莲锋,或许比让她回家等待更有好处。景晴连连点头,于是书霖匆匆忙忙跑去和韩竹道别,又互赠了礼物,然后跟着铭霞前往永宁,去经营她作为云门家嫡系女儿必须经营的人生。
三月初,江漪带着她的钦差大队终于返回集庆,这一次,她在集庆只停留了两天就动身回京。其间她和景晴进行了短暂的谈话,此后传出消息,说这次谈话的气氛很不好,两人还吵了起来。江漪离开集庆后没两天,坊间就开始传言:“钦差匆忙回京,难道真的是在扶风查到什么大事,赶着去告状了?”江漪动身的时候,一直在瑶州的玉舟等人终于抄写完了那一批文献,返回集庆。庭慕还给家人带来了当初分路逃亡禄裘的那批韩氏族亲的消息——是个坏消息,生死不知,踪影全无。原来芦裘那位使臣在上元之后返程,路过承平的时候韩庭慕终于见到了他。表兄弟时隔二十年重逢,各有感慨,庭慕询问同族之人要去投奔他可有消息,回答是从未听说。又说那时奔芦裘的,很多人都冻死在荒原上,剩余的也在边关被拆分各处为奴,很少有人能前往内地。庭慕听完大哭一场,那表兄弟也跟着唏嘘不已,又承诺回去后一定派人各处打听,得到消息就通知他等等。
紫媛、韩芝等听了后也落泪,但此时也没办法可想,叹息伤心一阵也就结束了。相比较族亲,一家人还是更关心庭秋到底跑哪去了。韩琳、紫媛两人时常出入都督府和军营,韩琳自己又在官中,已经感觉到扶风山雨欲来;等到铭霞忽然回京,这两人合计之后更担心,见到庭慕一股脑说了一遍。紫媛低声道:“你说,铭霞回京是不是避祸去了。”
庭慕想了许久,摇摇头,低声道:“她是为安皇帝心,主动回京当人质去的。”
紫媛大惊,心想原来西山景晴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到这个地步了,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后问庭慕:“我们是不是该换个地方?”
庭慕笑了起来:“换什么?一来,西山侯到底面临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至于慌慌忙忙么。二来,阿兄一心在此建业,也已经在行事,我们难道抛下他跑掉?而且,能跑到哪里去,难道举家投芦裘么?我们那个表兄弟可没有半点要接纳我们的意思!”
紫媛想想也觉得自己太大惊小怪。庭慕又道:“再说了,阿兄又没有嫁给西山景晴,不管照着哪国的律法,咱们两家其实都是没关系的。”紫媛听他现在说这种“嫁啊”之类的话已经没有半点犹豫,忍不住笑了起来。
铭霞启程之前就写了一封“家书”,让亲信带着快马先行进京递交皇帝凤楚。景晴和凤楚是在神宫定约的绣襦姊妹,若非帝王家,铭霞当算凤楚的养女。凤楚很快收到了这封家书,当时她在皇后宫中,看了信后笑意盈盈。皇后好奇的询问,她回答说:“阿霞从扶风回来了,你说是不是值得高兴的事?”
皇后眼睛一亮,要了信过来看完,笑道:“她总算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