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年华婉转处(5 / 7)
儿子们得配官宦之家,女儿在军中建业。这个家庭到了第三代,走向繁荣,书霖的孙女怡月一改两代军门,自科举进阶,从地方到京城,一生锦绣华丽,最终走到冬官少司空,开家立系,取家名“云”。扶风云氏延续了六代一百五十九年。
从扶风到京师永宁城,间关千里,又当盛寒,一行人走的并不快。元月二十自集庆出发,二月初三抵达承平,在此与明流一行分别。但是还是有四名神官留在行列中,其中两人神色萎靡,虽然没有戴刑拘之器,依然很容易看出,是被“押送”着的。二月二十四日,抵达孟郡郡治长青城。一行人在这里停留了三天,景晴前往西山家的祖陵祭拜,又探望了仍然生活在长青城的两个表亲。韩玖、韩梅都是第一次走出集庆,在承平,两人已经被此地迥异于集庆的热闹吸引,到了长青城韩梅一直拉着紫媛说:“婶婶,这里和老家过一样漂亮。”庭秋知道长青城对景晴的意义,他和庭幕去了落雁台。昔日的孟国皇宫不复存在,美丽的含元殿不存一瓦,唯有殿基落雁台仍在,白玉阑干浅青玉阶在夕阳下淡淡凝晖。
长青城是西山景晴的封地,故而她读过童年少年时代的正亲王府依然是她在长青城的府邸。短短三天落脚,所有人都能从她行过亭台时的驻足、斜倚阑干时的凝眸里看到故乡在她心中的分量。
三月十四日,抵达西都邵安。刚一进城,不要说两个女孩子惊的不顾形象长大了嘴,两兄弟都“啊”了一声。雕梁画栋、寺塔亭台,依然拥有五十万百姓的劭庆七十年都城以一种华丽的景象展现在异国旅人眼中。
在劭庆迎接西山景晴的是和亲王凤常,她以迎接家族内亲的盛大礼节来迎接这个“小阿姊。”一行人抵达馆驿的时候,看到和亲王的仪仗已经在门口。一番谦让邀请,一行人又转向和亲王府下榻。凤常的府邸以前是正亲王凤章的,她的旧宅近水,比较潮湿,迁都前向凤楚请示后搬到了高处的正亲王府。
韩家众人本来想要住在馆驿,可凤常早听了一肚子景晴的八卦,对这一家人好奇的要命,哪里肯放。即便是曾经当过位阶不低的官员的韩庭秋也是第一次踏入一个亲王的府邸。邵安以一个国都的地位被细心经营了七十多年,王府历经数代休憩,端的是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气象万千。韩梅紧紧拉着紫媛的手,生怕走错一步,韩玖更是把自己在陈泗十来年的贵家淑女训练都用上了。其结果就是凤常挽着景晴笑道:“陈泗的姑娘,比大户人家的阁中男儿还要规矩。这么腼腆,在我们这里过得下去么,将来要被夫婿倒过来欺负的哦。”
看到韩庭秋,凤常的评论是:“和小阿姊以前看中的几个都不太一样啊。”
景晴目光一转:“哪有‘几个’那么夸张。”
凤常扑哧一笑,又瞟一眼庭秋,在景晴耳边道:“哎呦,还是个吃醋的主啊。”
景晴踩了她一下:“别胡说。我这些年真正到了‘看中’的,不就2个人么,还一个都没成,也不知道是什么命。”
“哭着喊着求你,却看不中的太多了,报应吧……”
和亲王凤常在景晴看来是凤家这几个年龄相当的姊妹里的异类。凤家这几个女子,包括她最看不上眼的凤凌兰,各个都长的出类拔萃,也都是风流倜傥的性格。凤楚不用说,做太子的时候就有“凤家三娘子”的风流之名,连民间都歌谣。凤章要收敛一些,可府中也是美人成群,还特别喜欢收集与众不同的,比如异族美少年之类,就连宫中采买宫侍买到此类,凤楚都让送正亲王府先挑。
凤常却是个端方人物,从来没有“风流韵事”。在男女之事上,她所需要的就是照着礼法规则来办,正妃、侧妃、亲侍、亲从,每一个都是按和亲王的身份应该有的,也都是照着“规矩”选出来的。除此之外,一不沾宫伎、二不碰宫侍,至于外头的秦楼楚馆,这对规规矩矩的凤常来说完全是不存在的东西。她也有个好处,虽然自己端正的“不像凤家人”,到也不要求人人都和她一样。只是遇到风流倜傥的喜欢取笑几句,自家姐妹不是皇帝就是亲王,谈笑无忌的可不就剩下一个小阿姊了么。
景晴和她说说笑笑的,忽然望到一个人,顿时站住了。凤常笑道:“怎么样,怎么样,是不是很意外?”
蓉行舟快步上来向几人见礼,笑着说凤常要给她个惊喜不让一起出去接。又说自从和景晴重逢后,越来越想念昔日的故人们,于是到劭州走走,在凤常这里听说她们要上京,打算一路同行,去拜见一下皇帝。景晴和她本就是过命的交情,也一直希望她能再次为国所用,当下自然一口答应,心里已经在盘算如何在路上劝她出仕。
劭庆一住就是七天,景晴比在长青城的时候还要忙几倍,各种会面、宴会从早上睁开眼排到深夜。她忙的自己都顾不上,当然也管不了韩家。好在问书是一路跟来的,他的孩子在邵州,当下要接了一起上京。燕飞一时还没调任,不过人人都知道,上京也是板上钉钉的。忙着搬家的同时,问书还承担起了韩家人“劭安游”的导游之责。和亲王府的人对“对西平侯曾有大恩”的这家人也殷勤,给他们介绍邵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