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第702章 697 青年近卫军 (2)(2 / 4)
兵,不过即便如此,奥地利人的兵力优势还是这样的显著。德国人难以避免地丢掉了两条战壕,不过奥地利人在进攻中也是精疲力竭,最终止步于第三条战壕,而为了推进这短短的数百米的距离,奥地利人付出了接近四千人的性命,还有大量的奥军士兵受伤。
德国将军布劳茨在部署中犯了几个错误,使得奥军取得了一定进展,尽管这些进展并不是特别致命。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布劳茨考虑了保存弹药,但是却忽略了战争的激烈程度,所以第一线士兵手中的弹药严重不足,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奥军的时候,无法更有效地大片杀伤奥军,最终在战壕中打空弹药,只能给奥地利人肉搏。
布劳茨很快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所以给面对奥军的战壕发放了超额的弹药。其实这些弹药的数量在唐军看来连普通战时消耗都不足,但奈何德军缺乏弹药的程度相当严重,只能这样做了。
奥地利人猛攻自己的后方,而布吕歇尔在接到奥军企图在后方突围的情报后,立即命令德军在正面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奥军留下来断后的部队防御也同样坚决,不过布吕歇尔在最后也拿出了赌命的气势,他将大规模的自动火力和炮兵都补充了上来,让德军在相比之前火力强大两倍有余的情况下对奥军进行攻击。
这种攻击是卓有成效的,一日之内布吕歇尔率领的德军就突破了奥军断后的三道防线,推进了五公里由于,而本德尔不得不从自己的主力中,再度分配出一部分兵力进行二次断后。
布吕歇尔手中的弹药已经严重不足了,他的一线士兵很多人甚至只能分到十几发弹药,尤其是机枪甚至只有一条甚至半条弹链,大批火炮无弹可打。不过布吕歇尔坚信奥地利人同样窘迫,因为在第二天,奥军对布劳茨部的冲击虽然规模提高了,但是明显火力出现了下降,很多冲锋奥军居然从头到尾都没有打过一颗子弹。
布吕歇尔判断,本德尔已经山穷水尽了。于是他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突破本德尔的断后部队,将本德尔的奥军歼灭。
然而在这个时候,本德尔并没有继续攻打布劳茨的后卫,却调头攻向了西侧的波兰人。科希丘什科虽然一直都在小心准备,但是波兰军队的战斗力实在弱了些,而且敌人来势突然,使得本德尔的主力部队成功突破波兰人民革命军的防线,从西线撕开一个口子,朝着西南方向退却。
尽管德军总体上对奥军造成了极大破坏,但是本德尔部仍旧有五万人的军力,对德军威胁还是比较大,如果不能将奥军歼灭,那么德军无法全心北向对付俄罗斯人和普鲁士人。
第713章 708 华沙会战(六):战略
但泽,岳震甫已经从荷兰来到了西普鲁士,跟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先期抵达的大唐陆军第三师的第8旅和海军陆战队第二团。第八旅是一支乙种旅,也就是摩托化部队,虽然具有少量的战车和坦克,但并不是全机械化部队。真正的机步旅是第九旅,在之前的唐西战争中表现出色。第九旅还在船上,预计过几天之后到达。
岳震甫手中的另外一支军队,廓尔喀旅和欧洲旅已经进驻比得哥煦,随后岳震甫将率领唐军前往华沙。
唐军刚到但泽,打秋风的德国人就来了,德国国防部后勤部长亲自来面见岳震甫,希望他能够匀出一部分弹药和补给来,支援在前线作战的布吕歇尔元帅。岳震甫并没有完全批准,他先是知道了布吕歇尔打造的包围圈被奥地利人跳出来了,不过奥地利人似乎也无意继续向北,而是向南退却。
岳震甫作为同盟军总司令,其权威还大过布吕歇尔,虽然德军规模最大,但是几十万同盟军的补给全部捏在唐人手中,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唐人说话才能算数。
岳震甫调集他手中三十架运-3型运输机,紧急向布吕歇尔补充一部分弹药,但是却没有大举向布吕歇尔部进行补给。他给德国国防部的建议是,进一步发动德国和波兰群众,利用人力的优势,向同盟军补充所需的物资。当然弹药方面,他必须优先保证唐军的需要。
这个决定让不少的德国军人都心中不忿,唐军的每个士兵都抱着数百发子弹,炮兵每门大炮都有上千发炮弹,而德军布吕歇尔元帅在南线的士兵平均子弹已经跌落到不到二十发,只有百分之十五的炮兵能够作战。
只有布吕歇尔对于岳震甫的决定高度理解,这并不是对布吕歇尔战术失败的惩罚,也不是看不起德军,进行歧视。实际上,奥地利人已无再战的勇气,而且本身几乎没有什么补给了。本德尔耍了个心眼,故意表现出自己弹药不足,然后集中力量猛攻科希丘什科部波军,终于谋得了一个出路。但是他能做的也仅此而已了,奥军为了突围,消耗了几乎所有的弹药,战争的激烈程度远超他们的想象,甚至本德尔的士兵们还没有携带什么食物,他们只能去抢夺附近村镇的居民,而这同样会拖累他们的时间。
布吕歇尔在追击他们,布劳茨在追击他们,科希丘什科也同样在追击,本德尔部已经形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了。
但岳震甫并不认为对奥战争就此结束了,总统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