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 5)
家都不干净,那就只好同流合污了。
第一次,他下了决心。
围捕高绍南的网正一步步收紧,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涉嫌经济犯罪被逮捕,证据显示那位名义上的董事长实际上只是高绍南的马仔,但是在这家公司,高绍南占据的干股就足以让他每年都有上千万的进项。紧接着,举报信一封一封地呈现在专案人员的案前。以同样的方式,高绍南入干股的企业还真不少,小额贷款、网络公司、科技公司,还有农业。真是什么赚钱他做什么,不投一分钱,坐着等人上供,专案人员连连咋舌,他的胃口不是一般的大。
但往往这样的案子,牵涉面越广,难度越大,尺度也越难把握,还要随时提防当事人的反扑。
景然第二天就召开了市委紧急会议,稳定军心。虽然私底下人人都有唇亡齿寒之感,认为景然这招明显就是杀鸡儆猴,不或许叫杀猴警鸡。但表面上,大家自然一副支持和拥戴的样子,扫黄打黑反腐败,这样的大旗一举,谁也没有二话讲。而景然先是给了下马威,又给两颗甜果子的做派,也暂时安抚了以梁伯庸为首的心,当然,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很明白,这是他跟高绍南之间的事情,大家最好不要插手。
但,这是不是景然的缓兵之计,梁伯庸就不知道了,梁伯庸就不知道了。他只知道,他现在的确不能动,站在那边都是悬崖,他手上的筹码不多,不能陪这心高气傲的两位继续玩下去了。
一个月之后,梁伯庸向上级递交了辞职报告,在一片风声鹊起之中,一位做了十多年S城的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干部,在离任期还有几个月的时候,提前辞职。
这个新闻值得人揣摩和神思。
一方面有人认为梁伯庸这招以退为进,至少不会让自己下台下得太过难堪,而辖下被查出的贪污案件,还有公安局局长被双规的种种负面新闻也在质疑他的执政能力。而说不定主动给景然让路的做法,还能博得上面的好感,不会让某些势力赶尽杀绝。
另一方面,随着梁伯庸的辞职,景然继任S城市委书记兼市长,也足以让人感受到上面对景然的重视和支持,让很多蠢蠢欲动的势力在短时间内选择了观望。
但,依然会有不同的声音,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眼里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一个在位十多年的市委书记兼市长,在其执政期间,其在经济上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少壮派的空降,咄咄逼人的执政风格,杀伐气太重的库里风格,足以让若干人胆寒,一个兢兢业业的老政客不能善终,被人逼到提前辞职的地步,对老市长的同情化为对景然的反感。不得不说,梁伯庸这招以退为进,算是让景然吃了一个哑巴亏。
但还有一个好处,梁伯庸辞职引发的风潮,转移了人们对高绍南被双规这一事件的视线,至少景然表面上忙于S城新旧班子的过度和平稳交接,让人们视线的重点都集中到这件事情上来。
而一个月的时间,也足以让他收集和完善对高绍南的诉讼材料和整理。
真正的硬仗才要开始了。
随着材料的和证据的不断充实,对高绍南的处理也从政治程序走入司法程序,高绍南开始面临人生的第一场审讯。
审讯的好处是,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律师。
“上面怎么会那么快同意梁伯庸辞职?”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老爷子的意思是说既然梁伯庸出局,那局势也就明亮化了。”
“老爷子什么意思?”
“老爷子说之前布的棋都不好使了。”
“怎么可能?我不是把名单都给他了吗?”
“这个我们还在调查,但是有风声出来,说是你把那些东西都寄给了他们,老爷子很生气,骂你不争气。”
“我?怎么可能?”
“这事是挺蹊跷,所以我们也在调查,也不排除姓景的在背后使阴招。但这招太险了。”
“呵,他还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犯大忌的事情也搞得出来。”
“不管怎么说,现在情势对我们不利,老爷子也在想如何逼他就范。”
高绍南敲击着桌面:“查甘尚川,在那个女人身上做文章。”
“甘尚川?”
“嗯。”高绍南露出一抹狠戾,“那个女人是景然的死穴。”
“哦,对了,去找白昭。探探他的口风,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那大家就一起死。”
转眼又是初冬。yoyo放下电话,坐在办公室里,头疼欲裂。
因为那场病,甘尚川名正言顺地把所有事物一股脑都交到她的手上,看上去,她在执行Maro决定的时候少了一道屏障,但实际上,事情并没有当初想象的乐观。
现在公司只有一个工程,但耗资巨大,除了每月偿还高昂的土地贷款利息,还有工程开工后的费用,早就让她疲于奔命,而拆东墙补西墙的银行贷款因为甘尚川不出面,导致银行方面的口风也越来越紧。看甘尚川的面子就是看景市长的面子,而甘尚川长期不在公司,银行自然也有想法,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