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危机(4 / 4)
平,2月曾创下1:11.11的历史新记录,目前稳定于1:15.3左右。华元含银量为24.057克,含金量为1克,美元含金量为1.5046克,日元为……
一旦战争结束,银价高涨自然让战后重建急需资金的欧洲各国眼红,有充分理由确信,各国很可能会减低银辅币成色,将多出的纯银抛向世界市场牟利,世界银价将受到冲击,银价将两年内急速下跌,将对我国当前经济造成恶劣打击……尽管三年来央储一直向国际市场抛售白银,同时海关进口改关金,并尽可能以白银进口物资,但为避免造成银价下滑,三年来仅向国际市场抛售3.8亿元白银,目前央储以及各行仍存有逾十亿元银条!”特准列席的央诸银行行长张公权汇报道,尽管都是推算和估计,但绝不会避免。
德国提出媾和无疑让精疲力竭的各国看到结束战争的希望,战争令参战最晚的美国和日本都感觉到不堪重负,更为沮丧的是看不到胜利希望,此时通过谈判,达成停战对各国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谈判将会使大家体面的退出战争。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下台导致他的 “十四点方针”绝不会在谈判中提及,同样 “美国只将与民主政府展开停战谈判”的条件也不会提出,德国不会无条件投降,而只是通过谈判体面的退出战争。
“经济危机!”司马脑萦绕着四个字,正当自己雄心勃勃的准备加快实现国家工业化之际,欧战却要结束了,尽管比历史上延长了近一倍,但德国此时提出媾和请求显然超出司马意料。经济危机虽在意料之中,却来得早了一些。
“少川,你记住,现在外交部的中心任务是立即争取与各国达成修定关税新约,我们要抢在列强从欧战抽身之前,与各国达成关税新约,必须利用关税保护我国实业。至于领事裁判权以及租界谈判可以暂时放缓,现在收回和将来收回只是时间问题,关税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实业的存亡。”沉思片刻后司马开口说道,事分轻重缓急,或许租界和领事裁判权关系到国家尊严,但关税却事关国家未来,历史上一战后原本兴盛发展的国内实业,正是因低关税导致国内实业在十年间几乎被列强资本挤垮蚕食殆尽。
“湘钥,农商部会同央储、交通部尽快拟定一个应急方案,同时我会向国会提出进一步加大基建投资。外部市场不行,我们要尽可能的拓展国内市场,我们目前只修了3.11万公里铁路,距离国会交通委员会主席(孙中山)制定的十万公里铁路还有7万公里之差,铁路、公路、沿海港口以及黄河、长江大桥,这一切都将进一步拉动我国内需。整个救市方案争取在今年年底前拟出,明年列入预算之中,要尽可能减轻停战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十年!要是等到十年后,才恢复到现在水平,恐怕黄瓜菜都凉了!”
应对经济危机在历史上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29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德国和美国的经验就是最好借鉴,司马知道这个时候政府应该做些什么,但是这一切必须要在停战的因素影响到国内经济前提前开展,才能尽可能减轻对经济造成的损害。但银价下滑却是一个自己不得不面对而且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