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限制(3 / 3)
愿的把半个萨哈林割让给日本,战争赔款则一分没有。1905年时国际大环镜对日本有利,目前中国没有如此好运气,甚至中国面对的国际压力很大,各国可以勉强接受一个强大的日本,但却不能接受一个强大的中国,过于削弱日本,是英、法、美等国绝不愿意看到的,他们需要远东平衡,如此才能维护本国在远东的利益。
只有造成既成事实,即便列强不支持,也无力改变现实。外交部也可大做文章,最终达到地也要、赔款也不能少的双赢局面。如果打不下台湾和琉球,对日本本土重兵压境,英法美绝对不会逼迫日本让步,接受中国的媾和条件。确保日本不被过份削弱,是列强首先考虑的问题。
“公允,交通部同德国达成协议,从德国租借35万吨商船,想办法挤出15万吨商船给冷御秋,新加坡谈判如同一个紧箍咒,不能拖下去了!”蒋百里提议。作为国务院军事参谋部总长,一般情况下不介入讨论,以避免引起总参的尴尬。国务院军事参谋厅和国防军军事参谋部的职责颇有交差与冲突,国务院军事参谋厅是直接向总理提供军事建议的机构,地位特殊。
欧战结束后,出于军事需要,国务院从德国聘请大批出色的高级指挥官,将外国人以顾问的名义安排进总参或国防部显然不太合适,所以司马才会设立国务院军事参谋厅,厅内数十名德国军事专家和将军并不直接指挥部队,而是从各个方面为司马提供军事建议。
蔡锷听到新加坡时,颇为不悦,中日战争牵涉到英、法、美三大列强的亚洲利益,三国不同程度的介入其中。国防军进攻的太顺利,加深了英、法、美三国的警惕。 “让第二集团军稍加忍耐,租借的德国商船刚过新加坡,船运问题我会出面和交通部协调解决,朝鲜不能再拖下去了!新加坡,英法两国支持日本的立场是一致的,他们正试图迫使外交部门作出实质性让步,国防军需要用大炮给外交部撑撑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