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军管(3 / 4)
然严重。但战争没有时间让他们适应,尽管船厂迫于进度试图用裁员的方式进行整顿,但船业工会却对此提出抗议,甚至以罢工相威胁,虽然罢工并没有得到工人的响应,但却让朱志尧万分头痛。
两年《国家劳资关系法》获得国会通过,产业工会迅速兴起,《国家劳资关系法》赋予工人加入工会以及工会代表工人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从此,雇主不能以参加工会为理由解雇工人,也不能拒绝与工会谈判。为了保证工人权益中央政府专门成立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功能类似欧洲的劳工法庭,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工会与资方的关系。
建立工会,当然要在工人内部投票,超过一半工人投票同意建立工会,从法律上工会就算建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的任务之一就是监督投票过程,防止双方作弊,资方不得威胁工人,工会的支持者也不得要挟工友。一旦投票通过,委员会便通过官方手续承认工会的合法性,如果雇主在工会投票胜利后仍然不承认工会,双方就要到劳工委员会寻求裁决,该委员会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当时政府之所以立法支持建立工会组织,是迫于红色工会的压力。共和九年,在中国尤其是南方省份,受苏俄遥控的激进分子在许多工厂成立秘密工会,以争取工资福利为由煽动工人罢工拒绝生产、装卸军需物资。面对国内红色激进势力,共和十年中央警署在驻军配合下一举粉碎国内激进的非华主义政治力量,但罢工期间秘密工会起到的作用引起政府的警惕。当时全国唯一没有罢工的西北省同样存在行业工会,但却没有罢工,西北省行业工会采用聘请律师、财经专家谈判方式,劳资纠纷大都以谈判解决。
鉴于此,政府出台《劳资关系法》,从法律上提高工人待遇的同时,准许工人组建工会。西北省产业工人联合会和劳动联合会得以向全国扩张,两大工会在保障工人权益的同时,挤压了激进势力的生存空间。但工会的存在对于资方却是一个威胁,尽管朱志尧有自由解雇工人的权力,但工会一直从中阻扰。
朱志尧对海军决定沉默数秒, “我要求海军立即派军队接管工厂,同时以战时监管为名,下达书面通知限制工会权力,同时支持我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开除工会活跃分子”,对于工会,包括朱志尧在内的任何一个中国实业家都不会喜欢,尽管劳资关系法同样保障了资方权力,限制着工会发展,但只要有机会,朱志尧不介意打压船业集团工会的势头。两年来,被迫两度提高工人工资,让朱志尧对工会不胜其烦,尤其是活跃分子。
“朱经理,战时监管是必要的,也同样是国务院授权的,陆战队同样会根据需要派出,但海军不会介入劳资纠纷。你在企业管理上做出任何决定,都与海军无关!但海军不支持任何战时罢工行为或类似威胁,我想您应该非常清楚国防法战时条令,而且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是爱国的,过去工人可以为国家荣誉拼命赶工,现在为什么事关国家存亡却做不到了呢?七天,我们需要得到足够船只,应该没问题吧!”
海军中校说完后笑了一下,同时站起身来,他需要的只是足够的船舶,至于工会和其它,根本不是他考虑的事情。得到所需要的一切,朱志尧的困扰和无奈马上消失,笑容满面,至少开除员工不需要再经过工会那一关了, “没问题!”朱志尧回答得很干脆。
“……喷漆的时候一定要均匀,两层底漆……”身穿工作服戴口罩的叶金娟按照师傅的要求,均匀的将红色底漆喷在通气管上,油漆车间内弥漫着红色漆雾,让叶金娟蓝色工作服落上一层淡红色漆粉,白色口罩也变成了红色。
“自己是学徒工,一个班基本工资应该是1块5,加上绩效奖金,一天两块应该没问题,一个月就是60块钱……60块钱可以给前线添一支步枪……”端着喷枪叶金娟在脑子里盘算,工作是为了响应国家动员号召,而将工资捐给国防基金是叶金娟和几个同学商量后做出的决定,以为战争尽到责任。
“如果能去荣军医院做义工就好了!”相比在船厂做学徒工,叶金娟更愿意到荣军医院做义工,去照顾海空军伤员。但是在上海只有一家荣军医院,国防军伤员没多少,义工却有900多人,她们都是上海各界名媛千金,这是受西北风俗影响,总理夫人都在陆军医院照顾伤员,更何况她们,她们的丈夫、父亲需要她们在医院照顾伤员为自己赢得名声,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轮到叶金娟。
“各位,战争时期,船厂被国防部暂时接管!”油漆工场涂场长带领几名船厂保安传达相关命令。叶金娟看到保安带着枪,在油漆车间门外,还有几名海军士兵。 “如果某一个工作组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整个工作组即被解雇。鉴于一个月来,一组、三组、七组至今未完成任务的70%,存在消极怠工行为,集团决定,将油漆工场一组、三组、七组35名工人解雇……”这时一个人上前与场长理论, “涂场长,船业工会绝对不会接受大量解雇工人的决定,按照……”
“没有按照和规定,何根,现在船厂制造的是军舰,这是战争时期,而且船厂已经被国防部接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