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民族与王公(2 / 3)
问团接触的不二人选。
“司令官表示同情,但这是中央政府的决定,他并没有权力改变,但支持锡克族民族立场。”半年前,新加坡沦陷,55000印度士兵沦为战俘,其中20000名战俘在元旦前加入中国人成立的印度国民军。随后几个月,包括在缅甸被俘的13.5万印度战俘中9.7万人加入印度国民军。
与中国人创建的其它亚洲国家独立国民军截然不同,或许出于便于管理原因,印度国民军创建后,以族群分立。9.7万印度国民军完全以族群不同,分成五个师、六个旅、四个团。各师、旅团从军官到士兵都是同一族裔,即便拉贾斯坦人在俘虏中只有700多人,没有一名军官,仍然被单独设成一个步兵团,一名中士被晋升为上校指挥步兵团。
几个月来,各部队军官上战术课时,大都接触到民族观,往来营内的印度人,也向士兵宣扬民族独立的优点。尽管都是印度国民军。但部队却被分裂成十个族群,各族群都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同情、支持?”拉吉.汉思考中国人的表态是什么意思?几个月来,中国政府不断强调:印度人民对未来拥有自主选择权,即不是属于王公、也不属于政治精英,而是属于南亚大陆所有印度人。
“中国从不愿将意志强加于人,南亚独立后,命运将由自己掌握。如果你们的民族决定和印度斯坦人一起组成联合政府,我们支持;如果需要独立自治,我们同样不会反对,印度的命运必须由印度人民掌握。”拉吉.汉回忆起在上海亚细亚大学读书时,教授曾说过的话。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国人最大的优点。
印度从来就没有统一的传统,印度始终建立不起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和大一统的格局。无论孔雀王朝、阿育王朝或是阿克巴大帝都只能在形式上统一印度大部,但是建立不起被全体居民共同接受的体系。一旦任由印度斯坦人主持中央政权,其它少数族裔的命运自然不容乐观。
“莫卧尔帝国时期,穆斯林地位在印度教信众之上,然而英国扶持印度教居民,打压穆斯林,如果无法建立民族国家,就必须要做好被印度人打压的思想准备。总之,锡克人的命运必须要由锡克人自己掌握。”拉吉.汉斩钉截铁。
一位头裹缠巾的佣人,怀崇敬心情走向一个正在酣睡身影。宽敞的房间地上铺着老虎、豹子和羚羊兽皮。他赤裸双脚小心翼翼,手捧雕镂花纹的银质托盘,银盘是一九二一年威尔士亲王殿下访问印度时,专门在伦敦定做的茶具。托盘中镀金茶壶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茶叶由遐迩闻名的伦敦福梅森香料店每隔十五天送一次,然后和饼干浸泡制作而成。
墙壁和玻璃柜内,制作成标本的野兽和陈列收藏品,显示房间主人在狩猎和有闲阶级运动项目:马球和板球运动中表现出的精湛技艺。佣人把托盘放在床头,然后俯身低声道:“老爷,茶泡好了。”沉睡者伸伸懒腰,坐起来。第二个佣人疾步上前,忙不迭给他披上绣花浴衣。印度巴地阿拉土邦第七任摩诃罗阇普平德尔.辛格开始了新的一天生活。
普平德尔.辛格主持着一个与众不同的组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数不多的社团组织。由五百六十五名摩诃罗阇、罗阇和约瓦布组成的议会,仍然世袭、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统治印度三分之一领土和四分之一人口。几百年来,英国统治下的印度,事实上为两部分,一个以新德里为中心由11个省组成的印度,另一个由565个土邦组成的印度。
印度土邦王公统治,可以上溯到英国征服这个国家之前数世纪。英国人到来后,君主们或热情欢迎,或在战场上为英国而战,忠心耿耿,从而获准保留王位,但必须以承认英国君主为前提。不久,各土邦君主和大英帝国签订条约,确认上述原则。各土邦王公接受以副王为代表的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的君主地位,同意副王控制外交和国防。作为交换,英国保证各王公享有内部事务自治的权利。
某些王公,比如海得拉巴的尼查姆和克什米尔的摩诃罗阇,统治领土和人口与欧洲最大国家不相上下。其他王公,例如位于阿曼海之滨的卡提阿瓦岛王公,居住在破旧不堪的马厩内,管辖地盘只有一个乡村而已。其中四百多个土邦面积不超过三十平方公里,王公内既有财宝无数的稀世巨富,也有家产微薄、低于孟买集市商人收入的君主。
普平德尔.辛格呷着清茶,脸上浮现出凄楚的阴霾,全不见华丽公子的风采。没有心情和媚态摄人魂魄的妻妾们在水中嬉戏,或抚摸宫女娇体呷威士忌,享受人生。对英国的忠诚,是确保财富和权力的根本。85年前的大起义,无数王公家破人亡,遭到英国屠杀,只有忠诚者得已幸免,从那之后,对英国的忠诚就成为印度各土邦唯一的信条。
印度各土邦王公,无论富有或贫寒,笃信宗教或骄奢淫逸,腐败没落或开明进步,无一例外对英国忠诚不二。战争中,为英国慷慨解囊,流血牺牲,曾组织、装备、训练远征军,在英国旗帜指引下战斗不息。一战中,比卡内尔邦摩诃罗阇担任英军将军,亲自率领骆驼兵团攻打德国军战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