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纷乱(三十四)(4 / 7)
希望这一件棘手事情有一个临时靠山罢了。
沈玉妙含笑,这人真是滑的不行,自己是钦差,却跑到这里来让表哥出主意,以后有事情也有人帮他顶一下。
妙姐儿随手理一下腮边的乱发,这才款款吩咐袁杰道:“我听说你在城里只是抓书生,事情出来,人心自有公断。这些书生们里也有穷书生,总是觉得心里受了委屈,才会有过激言论。
人在困境中,过失偏颇也是起于心境,望大人你在此事上,多多安抚才是。书生本是宰相根苗,何苦来,去伤他们的心。”
房里,荣俊和方裕生觉得大快人心,此事一出来,众多书生当然会有过激言论,这位刑部出身的钦差大人就会带着人抓人,抓人倒是他的好本事。
这一会儿功夫,袁杰心里和明镜一样,这位沈王妃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我不抓人,由着他们胡说吗?监狱里都抓满了人,倒让她说对了,过激言论的大多是穷书生,赶考一次盘缠钱都不容易,才会这样过激。
有钱的公子哥儿,最多下一科再考,说这样话的人相当是少的多,倒不是没有。只是有一条儿,穷书生们做牢没有人送饭,在狱里也是一样的闹腾。
袁杰在等圣命,迟迟不来,算着日子应该到了, 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到。圣命一到,该如何处置,那个时候有违反就可以定罪了。现在只是在等着,也怕书生们哗变,也不敢处置狱里的书生,不过是闹腾狠的整治一下罢了。
可是眼前有一件紧迫的事情,外面有一些穷书生机灵的躲开了,有热心的人就往牢里给认识的书生们送饭,必竟是能力有限,不能个个俱到。
袁杰也担心狱里饿死书生,这就不好了。琉璃蛋儿为官声,也不能饿死人,虽然不会影响到乌纱帽。可是这位沈王妃又说到了,书生是宰相根苗,万一这里面有哪一个以后考中了,就是自己一个现成政敌。
沈王妃的话正中袁杰的心思,袁杰赶快躬身道:“下官尊夫人的话,狱里也快住满了,有一些改过自新的人,下官准备放他们出来。。。。。。”
妙姐儿又是一笑,立于廊下道:“我是妇人之见,想来皇上一片仁爱之心。至于袁大人该怎么发落书生,当然是袁大人自己拿主意才是。”
看着袁杰也知趣的辞出去,这一次来一杯水也没有给,连个坐儿也没有,这样受慢待的钦差大人当然是不多,可是袁杰这一次觉得此行有收获,这沈王妃的话,南平王不能不认帐吧。正好想要放人的袁杰,就势就下了台阶,打算回去先放一批书生,免得在狱中饿死了,自己干系不小。过去的监狱里可是不管饭的,尤其是没有定罪的人。
看着袁大人走出去,妙姐儿这才含笑,这个人真的是滑的很,又想让我帮他拿主意,你自己看着办吧,明儿我上城里逛逛,看看你是怎么做的,要是不放人,下一次再来我也有话说了。
“朱禄,”带笑喊了朱禄一声:“去看看还有没有新鲜菜可以买,中午给毅将军煮菜。表哥和先生们是晚上才回来呢。”沈玉妙吩咐完,这才命毅将军重新回厢房去:“去看书去吧,母亲中午给你煮好吃的。”
走进来,周寒梅为妙姐儿换上热茶来,这才笑着恭维道:“真是好威风,到底是王妃。”把那个钦差弄在院子里站着说话。
沈玉妙笑着应一声,心里在盘算着自己对袁大人说的话,这一次事情是有人想闹事,趁乱不知道想弄点儿什么事情出来。
可怜大把的书生跟在里面白遭罪,满城抓书生,不让人说话也不对,可是自己作为一位王妃,由着他们说也不对。妙姐儿颦眉认真想着。
陪着说话的周寒梅就等着,沈玉妙想了一时,才对周寒梅笑道:“看我,咱们还是说话吧。”心里已经想明白,下午拟信去,等表哥看过如果是可以的,就往封地上发。
厢房里荣俊和方裕生趁着这位房中娇宠在房里,赶快告辞回隔壁院子里去乐去,同毕长风郑重道别,一向对毕长风就是有理的。这一次对着毅将军也是认真的行草民礼,腰弯到九十度以上告辞,没法子,这个小孩还真的是一位将军。
十年寒窗苦,考上功名,也未必有他品级高。毅将军只说一句:“中午的时候让小厮们请你们来用饭。父亲不在,毕先生陪你们。”和哥哥朱睿一样,在这点儿上,都颇有乃父之风。
荣俊和方裕生赶快道:“不敢当,中午要进城去,晚上再领未迟。”毅将军嗯一声就看自己的书去了。
出了门的两个书生乐得不行,荣俊对方裕生道:“你这傻蛋,还去钦差大人住的地方去堵他,早知如此,不如再请嫂夫人教训他去。”一位钦差站在院子里,看着真解气。
这几天里袁杰抓了不少人,风声谣言是平息不少,不过书生们一提这位袁大人都是一肚子的气。方裕生也笑道:“我看着心里这才出这口气,他不是很厉害吗?哼,也有今天。”
两个人倒不是不敢再扰朱宣的饭,只是中午真的要进城去,因为给穷书生们送饭的人,就有他们两个在其中。
回房里拿了银子,两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