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纷乱(三十四)(5 / 7)
生这才往城里去,这两个人也算是见义勇为了,一面走一面数着手里的银子,荣俊不无感慨道:“古人说轻财重义,也要有钱的人才行。咱们的钱这些天里早就花光了,还是朱大哥托毕先生赠了不少银子,不然就是咱们两个人也在城里等不起。”
朱宣托毕长风赠送二十两银子,让两位书生留在城里等消息,如果是重考这科也不算荒废才是。
方裕生更是感叹道:“二十两银子,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其实不够嫂夫人一两酒钱。”荣俊笑道:“傻蛋,给你就不错了。你学里的那个张阿弟,天天吃得脑满肠肥的,我们和他借几两银子帮人,他都不肯。死猪攮塞一样的只知道自己吃。”
两个人嘻笑着,手里有钱,又认识这样一位大人物,当然是无忧无虑地往城里去安排往狱里送饭去:“正好告诉他们,可以放出来了,不知道这一批放出来有没有我们认识的人。”
这两个人自往城里去不提。
房里妙姐儿等朱禄回来,见他买了不少粉丝,香菇等,过去帮毅将军去做饭去。周寒梅也过去帮忙。
朱禄一面择菜一面回王妃的话:“隔壁的两个先生,倒象是帮着穷书生们往狱里送饭去,我买菜回来遇到他们,听到几句。”在路上那两个人也嘻哈笑着,象有什么开心事情。
妙姐儿愣了一下,对朱禄道:“你去问一下,如果说真的,再帮他们几两银子就是。”这样倒还算是好心田。
往外面看看天,妙姐儿更是盼着朱宣快回来,让表哥听一听我想的对不对,要赶紧地往封地上去信才是。
朱宣回来已经是深夜,可以说是披月戴星而回,当然是一身酒气,回来洗过换过衣服这才往房里来,沈玉妙一张笑靥:“表哥,你又喝这么多的酒。”知道是好酒量,可是酒醉以后有谁会喜欢。
听到这样一声抱怨,朱宣在床上坐下来,扳起妙姐儿脸就亲,一面亲一面问:“好不好闻。”看着妙姐儿小脑袋躲来躲去,朱宣就哈哈笑起来,更是抱在怀里问她:“往哪里躲。”
“人家等着和你说话呢,”沈玉妙也笑道:“我给表哥倒碗茶来,你回来这么晚,这也算是冷落了我。”说着站起来,朱宣也放了手,看着一身碧玉色罗衫的妙姐儿倒了茶过来,接在手上笑:“也该你倒碗茶给表哥,表哥夜里帮你倒过多少。”
沈玉妙回到床上坐下来,噘高了嘴道:“这也要计较一下,还是表哥吗?”小噘嘴被朱宣用手指捏住,自己又在笑:“看你还抱怨表哥,今天徐从安又被我灌了好些酒。”徐从安什么不好提,看着王爷王妃恩爱,就总是往曹刿上面说,朱宣烦不胜烦,只能灌醉他。
总算从朱宣的魔爪挣脱开来,妙姐儿揉着自己被捏痛的嘴,丝丝吸着气,也不想同朱宣说了,只是把自己拟好的信拿给朱宣看:“我下午新拟的,袁大人上午也来过了,我在院子里见了他,没让他进房里坐。”
朱宣放下茶碗,打开信一面看一面问:“和他说了什么?”一面看信,一面听着妙姐儿回话,朱宣这才一笑,满是酒意的脸上依然是睿智的眼神,把信放下来重新喝茶,对妙姐儿道:“信是写的不错,不过你让各处衙门安置当地书生,有所需者供给衣食,钱是不多,不过别人都不这样弄,我们也不能开这个先例。还是等圣命下达再作处理。”
“是,”沈玉妙答应一声,然后为书生们说话:“一定有人没饭吃,也没有地方睡。。。。。。”朱宣打断妙姐儿的话道:“我并没有驳你的章程,你这信要改一改,不能由衙门里出钱来安置,让各处义学里的先生出面来处理这件事情,让义学里来安置等候的书生们,这样就可以了。去吧,既然有这样的心思,现在就去写信吧,表哥这里等着,银子钱让义学里报上来。”
沈玉妙恭敬答应一声,还是表哥想的周到。走到另一侧房内去写信,朱宣喝了一碗茶,也跟过来,看着妙姐儿写信,又交待她:“再给阮之陵写封信,南疆他的学生最多,各处义学里都有不少,让他出这个面是最好。”
然后自在的坐在一旁,开始喝自己醺醺的茶,欣赏自己面前这个美丽的贴身小书僮在认真挥笔。
沈玉妙一时写完了,念给朱宣听一遍,看他首肯,这才把印章盖上,准备明天让朱寿安排人送走。
“毅将军呢?”朱宣随口问一句,儿子今天居然不在房里。沈玉妙陪着朱宣往睡房里走,听见朱宣问,忙道:“他在厢房里睡,说和毕先生要谈古论今。”
朱宣微微一笑,这倒不错。看一看身边及自己肩膀高的妙姐儿,南平王身上一阵燥热感,今天晚上倒是做父亲的好好疼疼这个当母亲的好机会。
带着儿子一床睡当然是好,夜里看一眼也是觉得心中满当当的,可是同妙姐儿缠绵就有些不方便。
朱宣想到这里,弯腰把妙姐儿抱在怀里,脸上带着笑抱着她往床上去。。。。。。
缠绵过后,两个人犹没有睡,只是各自在回味。。。。。。“表哥,”沈玉妙这个时候声音就格外软软的,特别好听:“你说袁大人会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