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宫冷冷(下) (2)(2 / 8)
的细节设定,更是随处可见,而在将来的章节中,一定会有令人惊喜的牵连。
简单举个例子,《花菲菲》一章中的赏春社,是我相当喜欢的一段。四位才子一位佳人(其余路人忽略……),在烟花芳菲的江南早春时节,集贤雅聚,舞文弄墨,这本身就是件很醉人的事情。在那样的情境下,各得佳作。不要小看了这几首诗词,文如其人,每位士子的一言一行,一词一句,都在暗示着他们的性格和命运,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并不是完全无迹可寻的,不是吗?而大家不要忘记,这五位不同性格的人所作之诗词,通通是出自倚风之手啊~一个出色的作者,必须是“分裂”的,必须把自己想象成那个人,不断地在各种的角色间游走,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可以说,为了这一本书,倚风是下了血本的,书中涉及诗词全都是严格按照平仄音律而作,斟酌用字更可谓“字字珠玑”。
再说一例,《局深深》一章中,杨柳风分别与刘珩和刘羽二人对弈一局。且不说棋艺如何,棋盘上的对话及行棋的路数风格,也寓意颇深。而这一章和之后的《棋错错》一章相较,也能清晰地看到刘羽在杨柳风□下的成长。似乎每一段对话都值得回味,而这样的例子其实俯拾皆是,甚至于一个看似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奉茶”之举,在不经意间亦成为了贯穿全书的线索。如此种种,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大家不妨亲自去享受一下“捉萤火虫”的乐趣。
言归正传,且从书名上来看,第一主角没有悬念自然是杨柳风,一个看似弱柳扶风,实则有着深不可测之内在的女子。从第一章就不难看出,杨柳风是个有故事的女子。那种深藏不露,波澜不惊的性格,与年龄不相符的淡然和气度,不仅让刘珩有忍不住探究的欲望,身为读者的我们,也一样。那静如止水的眼神,仿佛有一道看不见的漩涡,将我们卷入其中。杨柳风就像是一缕捉摸不定的微风,吹在脸上温温淡淡,伸出手去,却捉不住。这个隐忍到令人心疼的女子,把什么都放在心里,冒险留下刘羽的设计,梦里的流泪,得知宁王大婚消息之后在湖边的云淡风轻,九曲桥上的误会,她从来都不解释。像一只白色的孔雀,受了伤也保持优雅的姿势,高高地抬着头。到底是怎样的身世和经历造就了如此通透知性如神仙一般的她?她的捉摸不定,不仅因为她的命运,还有她的感情。在《酒醇醇》一章里,有这样一个细节,杨柳风在赴完赏春社之约后回到噙风阁,在宁王亲赐的匾额下冷冷一笑,可见此时,跟刘珩相处了三年的杨柳风,可以说对他依然没有很明确的情意,这也印证了她隐忍被动的性格。而从她设计留下刘羽之后,他们之间这种若即若离的相处方式开始产生变化,高傲自负的刘珩,在感情出现威胁的时候开始妒忌猜疑,甚至做出极端之举,伤害了彼此,这又何尝不是不自信的表现呢?而这些以爱为出发点的过分举动,终究还是让她感动,融化。端阳佳节,精心慎重的打扮,以及彻夜不眠所做的香囊,风儿的心思其实已经不言而喻了。终于,边塞的危急情形,刘珩的不日启程,这个优柔被动的女子,大胆追随,除了让刘珩心头巨震之外,让心疼她的我们,也不禁动容。重阳之夜,在情意绵绵的夜行酒令中,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个素淡如风的女子芳心暗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想可能连风儿自己也说不清吧。可是,她是矛盾的。从不爱到爱,她从来都止步不前,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不爱的时候,她温婉相随,爱上了,却要用毒酒杀死他,最终却宁愿把那杯毒酒留给自己,真的只是为了一个钟以卿?纤弱的背影,究竟承载了什么样的沉重秘密?
刘珩,除了在与杨柳风有关的事情上常常方寸大乱之外,怎么看都是个近乎完美的人。而正是这样的缺点,让他更真实,更可爱。每次,在生完王子病,发完脾气之后,总是无法洒脱地拂袖而去,灰溜溜地跑回来主动示好,可以说,在风儿面前,他赢了面子,却输了一切。他对风儿的爱是霸道的,恨不得诏告天下,风儿是他一个人的。但是他那不可救药的死要面子的性格,和那不可一世的尊严,让他无法用身份地位来逼迫她,甚至希望风儿能主动走向自己,在这样的念头里等待了三年。刘羽的出现,让他开始不安。蕊儿曾经一语道破天机:“明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人,却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两个人之间好象隔了一堵看不见的墙,谁也不肯逾越,便硬生生地被分在两旁。直到你来了,王爷好象越来越想要穿到墙的那头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一次都只会把事情变得很糟,最后惟有回归原位。”爱到深处,眼里容不下一粒沙,这个平时对自己千依百顺的女子,竟然为了刘羽逆了自己的意,这个矜贵无比的王爷,从没试过这般苦涩的滋味。大婚前一晚,在舍不得走出噙风小楼的那一刻,那句柔声的低唤让他多么的喜出望外,然而却又是为了刘羽。中秋佳节,震撼于风儿的一意追随,就在他沉浸在得到爱情回应的喜悦中时,又酸楚地发现自己难以拒绝风儿为刘羽的筹谋。刘珩就这样,每次惊喜得看着风儿跨出一步的时候,却发现她再度把脚缩了回去。这个为了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的男子,会怎样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