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说媒 (4)(1 / 11)
地问道:“那你会做什么东西吗?”其实,巧巧本来也没有想让汪静远来做这个货架的,她只不过是在陈述事实罢了,对于汪静远的实力,她还是稍稍了解的,早就猜到他肯定是不会做货架的了。
汪静远老实地回答道:“我爹教我做过弓箭、陀螺,还有弹弓。”
巧巧乐了,笑得呵呵的,觉得汪静远的这个回答实在是太可爱了。被巧巧这么一笑,汪静远顿时觉得更加羞愧了,他觉得比起巧巧的爹来,他显得很没用。汪静远在心里默默地而又坚定地下着决心:一定要去跟爷爷学做这些木器和竹器,一定要学会!
第二天,汪静远跟着虎子去东西南北中货行进货,鲁掌柜惊讶地问道:“你家的东西卖得这么快?这才不过几天,你又要进货了?”
虎子笑着说道:“把下个月的活提前备着,有备无患。”
虎子把少量的货存放到汪静远的平板车上,然后两人推着平板车离开货行,汪静远朝虎子告别,一个往南,一个往北,分头回各自的家。
汪静远把东西运回家里,然后就去通知了小老头和小老太太,告诉他们家里杂货铺明天开张的事情。小老头立马兴冲冲地赶去了村口的大槐树下,裂开嘴,朝树下坐着的众人笑着宣布道:“我家阿远的杂货铺明天正式开张,你们大家要买什么东西的尽管来,呵呵……我和我老伴也要去帮忙呐!”
树下的众人被小老头的话弄得激动了起来,如同在煮沸的油锅里投下一滴水一般,大家的议论声顿时热闹得沸腾了起来。小老头见了,顿时更加地高兴了。
下午,巧巧和汪静远在家里整理着杂货铺,杂货铺设在中间的堂屋里,因为家里没有货架,巧巧就提议把房间里的一个大木柜搬了过来,再在柜子的两边摆放着两张桌子,柜子有三层,最上面一层用来放火柴和灯芯,第二层放蜜钱、果脯和酸话梅,第三层在下面,客人看不到因此就用来存放东西,装酱油、盐、糖、醋、茶叶等的罐子就摆放在柜子两旁的桌子上,同时在柜子的前面也并排摆放着两张桌子当作柜台。虽然屋子里的陈设简单了些,但是把东西都摆放好之后,看着也是有模有样的,也挺像一个卖东西的杂货铺的。
巧巧和汪静远两人忙活了半个下午,总算是把东西都归置妥当了,两人高兴地相视一笑,把堂屋的门关好,然后携手去做饭。
第二天,是杂货铺开张的日子,早上汪静远走了不到一会儿,小老头和小老太太就高高兴兴地赶过来了。
巧巧迎着两个老人进屋,端茶倒水上吃的不在话下,两个老人仔细地把杂货铺参观了一番,一个劲地称赞着好。
因为小老头和小老太太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到位、很出色,所以,在杂货铺开张的第一天里,就陆陆续续地有顾客登门来买东西了。小老头和小老太太两人的外表虽然老了,但是他们的脑子还是很清明的,因此,巧巧尽量让两个老人当老板卖东西,自己则退居幕后,做着拿东西和报价的事情,至于和客人说话、称称、收钱这些事情,都是小老头和小老太太两人来做。
中午,小老头和小老太太看铺子,巧巧去准备午饭,然后三人一起坐在堂屋里吃午饭,巧巧考虑到两个老人的牙齿都不大齐全了,所以就把饭菜都做得软烂了一些。饭桌上,小老头和小老太太两人吃得是有滋有味的,还一个劲地夸赞巧巧饭菜做得相当好吃,让他们胃口大开。
吃完饭,三人又开始有模有样地上岗工作了,没有顾客来的时候,三个人就一起聊天、喝茶、吃东西,大半天下来两个老人对卖东西这件事情已是相当地熟练了,而且他们俩的兴致还很浓厚,特别地开心。中途,小老头赶回家去喂了一趟鸡,然后又立马赶回来了,小老太太是一整天都没有离开过铺子。下午,汪静远回家来了,巧巧和汪静远一起去菜地里点菜种,杂货铺就由两个老人坐镇。等到傍晚铺子关门了,四个人一起吃了晚饭,小老头和小老太太才急急忙忙地赶回家去了。
如此过了两天,巧巧要的石磨汪静远帮着买了回来,巧巧赶紧把米淘好,然后用水泡上,又一起把石磨用水清洗干净了。小老太太见到汪静远买回来的石磨的时候,脸上带着不赞同,批评着汪静远说道:“咱们村里已经有一口大石磨了,可以经着你用,现在你还花钱另外买了一口这么小的,多浪费钱啊!你们小孩子家家的,就是不会省钱过日子。”
汪静远乖乖地听着老人的批评,脸上无奈地笑着,也不说话来反驳。不过,他事后非常温柔地安慰着巧巧说道:“巧巧,今天奶奶的话是好心,你不要往心里去。”
巧巧十分坦荡地回答道:“我知道,奶奶很喜欢我的,她是在说你。”
巧巧的小人行径和促狭语气却是让汪静远倍感惊喜和喜欢,因为巧巧平时和他说话的时候,语气都是极为平常和冷静的样子,显得有距离感,这会子竟然用这么活泼的语气跟他说话,距离一下子就变得亲近了,汪静远的喜悦笑声从胸腔里传了出来,因为巧巧正好靠在他的胸口,所以笑声直接毫无阻隔地传到了巧巧的耳朵里,还带着起伏和震动,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