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说媒 (4)(2 / 11)
巧也说不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不过,心里还是带着小小的喜欢的。
第二天早上,汪静远出门的时候,巧巧叮嘱他买半斤瘦肉回来,因为家里有凝固的猪油,所以巧巧就觉得没有必要再买肥肉了。
下午,汪静远上完课回来,帮着巧巧把浸泡好了的米用石磨磨成了米浆,巧巧在蒸笼里铺上一块干净的棉布,然后把米浆淋在棉布上,如此叠加了四个蒸笼,然后把蒸笼搁进放了水的大锅里,隔水蒸着。
晚上,家里没有吃饭,而是吃着巧巧做的肠粉和河粉。种类很多,有一小盘裹着小葱青椒鸡蛋馅的肠粉,有一小盘裹着荸荠小葱瘦肉末的肠粉,有一小盘裹着青菜碎末的肠粉,肠粉上面淋着用菜油、酱油、醋、生姜汁和蒜泥调配好并且蒸熟的汤汁,有一大盘炒着青菜、鸡蛋和肉末的河粉,有一大海碗加了肉末、蘑菇、青菜的带汤的河粉,另外还配有一盘稍辣的葱段踏辣椒。每一碗、每一盘都是十分地精致好看,满桌生香。
小老头和小老太太十分地惊喜,米粉是外面卖的东西,村里人一般是不会买着来吃的,他们只吃家里的米饭,小老头还是很多年前在镇上吃了一回带汤的米粉,后来就再也没有吃过了,而小老太太则是从来没有出过村子,从来没有见过米粉的样子,更加不用提长得这么好看的米粉了。
饭桌上,四个人吃东西的样子很不讲究,小老头和小老太太吃得狼吞虎咽的,津津有味,汪静远和巧巧也跟着大口大口地吃着,四个人把桌上的食物都解决得干干净净的。吃完后,小老头拍着自己的肚子,满足而欣喜地说道:“呵呵……今天好享福喔!”旁边的小老太太只是笑着,不说话,眼睛笑眯眯的,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爷爷,奶奶,你们明天早上也来这里吃早饭行不?还给你们做米粉吃。”巧巧笑眯眯地说道。
“好!”两老人异口同声地答应着,呵呵地笑着。
从此,家里的早餐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河粉和肠粉,每天变着口味吃。现在两个老人一日三顿都跟着汪静远和巧巧一起吃饭,老人的牙口不好,柔软、细腻的米粉正对他们的胃口,巧巧每天给老人做两顿米粉,一顿饭菜,晚餐就吃饭菜,巧巧发现汪静远喜欢吃稍硬的米饭,而她自己和两个老人都喜欢吃很软的米饭,所以巧巧就把汪静远的那碗饭单独蒸熟,少放水,蒸成稍硬的口感。而且有了小石磨的帮忙,巧巧隔几天就会磨一些豆浆,既可以吃豆腐脑和豆浆,又可以吃豆腐,巧巧的生活是过得有滋有味的。家里的菜地也渐渐地焕发出了绿油油的生机,最先长出来的是小葱和大蒜,然后小白菜、辣椒等也开始出苗了。
三月初,在巧巧的指导下,汪静远一个人把家里的一亩水田种上了秧苗。
渐渐的,村里的人都不去镇上的杂货铺买东西了,小老头和小老太太在村里的人缘极好,大家都愿意来这里买日用的东西,家里杂货铺的生意极好。
三月初,汪静远所在的学堂放了三天的假期,巧巧趁机拉着汪静远回了一趟乌山村。两人先是精挑细选地准备好了礼物,在回去的路上,巧巧的心情很雀跃,汪静远见着巧巧十分高兴的模样,他也开心着。等到进入了乌山村的村口,看着满眼的熟悉的景物,那么静静地立在那里,巧巧的心情顿时变得喜忧参半起来,等到回到了家里,见到熟悉而想念的面孔,再被一大群乖乖巧巧的小孩子围着、抱着,巧巧出来没有像此刻这么满足、欣喜过,怀里抱着一大堆软软地叫着自己姑姑和姐姐的小孩,真的有一种怀抱着全世界的美好的滋味,巧巧如同被换了一次血液,全身心的都是喜悦。
巧巧回到家里,像太后一样地被优待着、宠爱着,一群小娃娃围着自己打转、干活的事不用自己伸手、好吃的东西一样一样地端上来,巧巧被宠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巧巧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和一群小孩子说话,其乐融融,好不自在。
“姑姑,你为什么那么久不回家?小虎很想你。”小虎抱着巧巧,带着委屈说道。
虽然小虎说得很委屈、很伤感,但是巧巧现在一点也伤感不起来,她现在心里除了大大的感动就是大大的高兴,她的心里已经容不下第三种情感了。巧巧抱着小虎,安慰着小虎说道:“姑姑是大人了,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小虎是男子汉,男子汉是愿意原谅姑姑的,是不是啊?小虎?”
“嗯,小虎是男子汉!”小虎强调着说道,满脸的自豪。
……
与巧巧的悠然自得完全相反的是,汪静远正在田里挥汗如雨。这几天正好是乌山村里插秧苗的好时候,虎子和小峰都在田里忙活着,赵杏花的三个儿媳妇也下了田,赵杏花最近因为腰越发地不好了,便只在家里照顾一群孩子,汪静远来了之后,也坚持着要下田帮忙,他都已经下田了,也不能再把他拖走,于是田里的汗人在操劳,家里的太后在享受。
新女婿第一次登门,就在田里辛苦了大半天,赵杏花对此是十分地过意不去,吃饭的时候,赵杏花只顾着给汪静远夹菜了,倒是把巧巧这个太后给忘记了。小虎作小大人状,似模似样地学着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