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八葉使者 (1)(8 / 12)
桌上不过十数枚石子,我定有法子能找出美玉来。你能不能不要摆摊宝石子了,家中若有什麽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想办法帮你。」
刁研空仍是规规矩矩的坐着,双手搁在膝头上。一本正经迫:「小姑娘。我这摊子的卖法儿,与别处不同。你往桌上挑一枚石子,琢开后若是玉,老朽分文不取。」
符赤锦失笑:「哪里不同?还不就是猜玉石!」
刁研空端坐着榣了摇头。
「你得告诉我,石头里的玉是什麽。每一块五,因其髓质、纹理、形状,甚至灵气蕴含之不同,须雕成不同的器物,为璧之玉不可成块,雕龙之玉不可击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指着桌上的石头,冲沈素云淡淡一笑,悠然道:「小姑娘,你看得出桌上哪一块是玉,那玉又该是什麽形状?」
第六七折 法眼由心,馈君殊礼
玉之原石又称「籽玉」,品目繁多,或与石英玛瑙等共生,外表便如带雾的琉璃水精;或如石中含翠,莹碧之外又覆有丝丝乳白,若叠浪千层,又似裹有一层脂润膏腴的雪花猪网油。
黄玉外鞘如肤如肉,墨玉则与寻常溪石无异。最上等的羊脂白玉若大如鸽卵,对光便觉剔莹,毋须雕琢,三岁孩儿亦知价値不菲;但越大的白玉藏得越深,非拦河淘沙、俯拾可得,更需超卓眼力。
那木挡上的石头个个大逾手掌,小者彷佛瓜果,甚有山猪獠牙似的尺余石笋,外表粗砺,不易鉴别脂质、皮色、油润等。往好处想,石下若有玉,便是堪琢大器的连城之璧;反过来说,这自称「玉匠」的刁研空老人只消在山脚下掘几锄,照样能擓满一木档,一点儿也不费功夫。
符赤锦见老人貌似忠厚,规矩却近乎赖皮,想起江湖上诈财骗色的郎中,亦不乏外表老实之人,专骗沈素云这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闺阁相公、不知世间尙有其他的良家妇女,面上不动声色,双臂环抱酥胸,捧得纱襟鼓溢,美肉几乎满出兜缘,咯咯笑道:「老伯,你这档上的石子忒大,若刨得有玉,岂非价値连城?」
满以为老骗棍定喜得接过话头吹擂,谁知刁研空大摇其头,一本正道:「玉不是用刨的。」
「这……」
符赤锦俏脸一凝,浑没料到这老骗子铁了心扮傻,总算她反应快极,勉强笑道:「老伯,我是说你挑的石子无不大得吓人,内里若藏得有玉,那可真是价值连城的寳物啦。」
刁研空神色茫然,片刻才皱着稀疏的白眉,讷讷道:「姑娘……是说换成钱麽?说不定是罢,老朽也不顶清楚。」
符赤锦冷笑一声,抱胸道:「要鉴一鉴如许值钱的宝物,少不得要花个十两八两罢?一不小心走眼,白花花的银两当是缴给您老人家的学费,花钱长见识,挺合算不是是?」
刁研空一愣,终于听懂她的话意,老脸一红。
「姑娘误会啦,鉴一鉴石子不要钱的。老朽不收银钱。」
这下轮到符赤锦傻眼了。
「开石取玉」这套把戏的神髓,便在诱得人跃跃欲试、偏又屡拭不中,投入的本钱越多,越不肯认赔走人,非开出一块货眞价实的籽玉回本不可。莫看这市井间的小小把戏,被它弄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者不在少数。只是这老骗子分文不取,却要如何敛财?
符、耿二人面面相觑,耿照想了一想,小心开口:「老伯,您的意思是谁都可以鉴定玉石,您分文不取,一旦鉴出石中眞玉,才开价购买麽?」
此法虽古怪,毕竟不能诬为郎中手段,只能说老人善於吸人目光,也算别出心裁。
刁研空仍是摇头。
「老朽不收银钱。」
他总算弄懂这几位少年人的心思,回的虽是原话,神态却宁定许多。
符赤锦蹙眉道:「老伯,鉴你的玉石不用钱,鉴出了眞玉,难道也是拿了就走,不花一文?」
「不只鉴玉,你还得说出石里的玉是何模样。」
刁研空正正经经道:「琢磨出来若无二致,玉便是你的了,姑娘。」
耿照不觉失笑。「老伯,如此却要如何营生?」
刁研空又是一愣,半晌才微微恍然,笑得眼眉弯弯,眼角的鱼尾纹密如蛛吐,彷佛被丽日晒乾的陈木,隐约飘开一缕老檀烟。「小兄弟,豚驴也不使银钱,又当如何营生?」
「这……」
耿照为之语塞。
忽听一阵大笑,前头那窝在摊里睡觉的小贩伸个懒腰,起身道:「几位别费心神啦,这老头是疯的,多跟他说上一会儿话,只怕也要发疯。」
符赤锦蹙起柳眉,隔空叫道:「喂,你这人怎麽这样说话?」
小贩咂了咂嘴,一脸悻然:「怎麽不是?我见他年纪大了,怕夜里冻死晦气,拿些酒水肉乾与他吃,他也推拒,净吃碎饼炒米:乾粮吃完,居然在屋後头种起了萝卜靑菜,众人怕不及收成便饿死啦,要分些食物给这老头儿,又只拿些残羹剩饭之类,天生的乞丐命。」
出外行旅少带乾粮,却要自种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