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0,80,100,110,120,130…… (23)(9 / 12)
臣,还在文人士林中有着好名声。
这人不是个权利欲.望不重的,若不是弘远帝离不得他,惠郡王早就一甩袖子,云游山川去了。
因为两人都是文人的缘故,池仲礼倒是和惠郡王一见如故,隐隐有相见恨晚之感。
甚至于,两人从中午便开始聊诗书古籍,山河风景,聊到兴头上,连午饭都没有吃。
后来又是谈论到诗画棋艺,便当真在宫里作了画,随后又下了两盘棋。
若不是到最后,看天色确实不早了,他迟疑的问出口,有关今日进宫的事情,怕是惠郡王都将这事忘掉了。
不过,想起惠郡王最后有意无意提醒他的那句,池仲礼迟疑一瞬,便也又对江氏道:“惠郡王的意思,是说不管太后此后有什么吩咐,都让咱们应下来。”
其实,到了这一步田地,又有宫里的太后操持穆长尧的亲事,这其中确实没有什么他们可以插手的地方了。
不管他们是赞同还是反对,平阳郡主和穆长尧的亲事,都只能按着太后的意愿走,根本就不会因为他们的“喜怒”,与结果有丝毫的改变。
同样的,若是他们让太后如了意,兴许太后高兴之下,还会特意关照下池玲珑,给她个县主做。
若是不同意,怕是到时候等成亲了,太后一个教养嬷嬷派过去,池玲珑以后的日子,不知道要怎么苦。
这哪里是商议啊,这根本就是在提醒他们,要识时务,知进退。
夫妻两人同时一默,继而江氏又不死心的问,“大哥昨日来了信,当真就没有没有说别的话?”
池仲礼无语失笑,在江氏的嗔怒中,于她略带红晕的面颊上亲一下。
随后才又道:“那书信,你翻来覆去,不是看了足有七、八遍了?”
池仲礼在年前往翼州忠勇侯府去了书信,快马加鞭走了一个来回,到了昨天夜里也才收到回信。
可是,他们盼了足有二十日的回信上,却只写了四个字——“便宜行事”。
这当真是,让池仲礼和江氏,一时间都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好歹是亲爹,不该这个说话口气啊!
两人又都不说话了,时间过了好一会儿,江氏才又道:“太后娘娘说了,元宵节宫里有灯会,这次会遍邀外命妇参加,太后让妾身带了瑄姐儿过去凑凑热闹,顺便把五丫头也带上……”
“一定要去?”
江氏点头,“太后吩咐的。”L
☆、221 二进宫
宫里在元宵节当天晚上举办灯会,遍邀外命妇和世家贵女进宫赏灯,这也算是大魏立国后,又一个创举。
之前还是因为,开国皇后爱热闹,又因为甫一成为皇后,入了宫就再不能出宫看花灯,心中悲戚的缘故,才心血来潮,在元宵节当晚,也在宫里设了灯宴,遍邀宫中女眷和宗室子女参加。
后来,时移世易,经过了三百年的时间革陈出新,元宵节晚上宫里也要举办灯宴的传统没有被丢弃,反而,应邀参加的人员,由以前单纯的只有皇帝的女人,以及皇室子女,扩展到现在所有有品级的外命妇。
江氏在未出嫁之前,也是时常进宫的。
那个时候,虽然江阁老还没有入内阁,官职也是不低的。
朝廷正二品大员,仕途又走的很顺,很得弘远帝看重,因而,江氏不论是除夕宫宴,还是元宵节灯宴,都参加过无数次。
江氏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打小又是在京城中长大,后来虽然嫁去了翼州,和京城的上流社会脱节,经过这三个月来的宴饮做客,江氏却也已经,又与京都的贵妇人们相处的其乐融融起来。
走到宫门口的位置,便遇上很多“熟人”,和江氏打招呼。
往来的贵妇人们,大多是认识江氏的,尽管对她现在的夫婿看不上眼,可在这拼爹又拼夫的时代,没有好相公。江氏却还有个好爹。
江阁老的爱女啊,当真不是谁都得罪的起的。
一行人进了宫,队伍越来越壮大。仔细一数,大概都有二十多人了。
这场景,比之池玲珑第一次进宫来时,只有她和碧月孤零零的两个人,当真是,好的都没话说了。
当然,若是那些人不要总是自以为她“眼瞎”。看不见她们的所作所为,而暗地里偷窥她。可就更好了。
“五姐姐,我紧张……”
池明瑄牵着池玲珑的小手中,满是汗湿。
她这是第一次进宫,兴奋又忐忑的。连走路的姿势,都快同手同脚了,
池玲珑自然知道她紧张,但是,却也不好公然停下来去安慰她。
不由就轻笑的低声道:“放轻松,宫里的人虽然心眼儿多,也是不吃人的。”
池明瑄“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好在,此刻在窃窃私语的贵女们,不只有她们两个。倒也不太招人眼。
众人说话声音都很低,唯恐在宫中一个不小心,犯了那个贵人的忌讳。惹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