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蝴蝶效应(1 / 4)
〔将军眯了一下眼睛:“比如那颗陨石?”
“XYY0607EG58,”弗里曼点点头,“还记得吗?我之前提到过,它在坠落过程中产生了难以解析的异常磁场和辐射,这可能会引起气压变化,或者改变云层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最终在裴吉特岛上空形成类似于台风的结构。”
“你确定?有这种可能吗?”
“如果你没有使用气象兵器,那我猜这可能是最后的可能性了。”〕
一小时前,美国佛罗里达州,哈尔波特基地,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大厅。
同一个问题,满眼血丝的盖茨中将今天已经是第九次提出来了:
“联系上CATS小队了吗?”
副官没有回答,只是皱着眉摇了摇头。
将军一声鼻哼,闭上双眼,张开右手揉了揉太阳穴。在他脸上的道道皱纹里,铭刻着深深的焦虑与无奈,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困惑过——没有情报、没有回话,对那个裴吉特岛上发生的事情都一无所知,就如同是只关在黑屋子里的苍鹰,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半寸用武之地。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巨大电子屏——这是一幅世界地图,在大约是东南亚海面的位置上,一个大红圈正在闪闪烁烁,好几行字母分布在这个红圈四周,还在不时地变化着组合。
“长官!”一个不知从哪儿闪出来的勤务兵突然在将军身后立正行礼:“弗里曼博士到了。”
这次他竟然没有迟到——将军看了看腕表,甚至还提前了几分钟。
“让他到密室见我。”盖茨起身,整了整戎装,从桌上拿起军帽,轻轻戴上。
将军有不少问题要搞清楚,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与弗里曼博士接触可能是获得谜底的最快捷径——他毕竟是个科学家,对于一些用常识难以理清的东西,他可能会有独到而犀利的见解。
但是在见到弗里曼之后,盖茨知道,自己的判断错了——这个满面倦色的中年学者,显然跟自己一样为真相所困。
“我们开门见山吧,将军,”博士的嗓音比上一次见面时还要沙哑:“你是不是在裴吉特岛的行动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
盖茨抽出椅子,坐到弗里曼的对面:“CATS,我投入了一个CATS的测试小队,你要求我使用‘最好的部下’,我照做了。”
“我没听说过什么CATS,”博士不耐烦地摆摆手:“是某种气象兵器吗?”
将军愣了好几秒:
“什么玩意儿?”
“气象兵器,就是那种可以呼风唤雨的东西……”弗里曼抬手比划起来:“比如制造暴风雨或者闪电之类的……”
“博士……我们都是成年人……”
“我可没有心情开玩笑!长官!”弗里曼一副像是要拍案而起的样子:“盖茨将军!现在全世界的气象学家都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裴吉特岛究竟出了什么状况,如果将军你有哪怕一点点可以透露的情报,请不要向我隐瞒。”
盖茨当然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很遗憾,博士,”他摇摇头:“如果你在说岛上的台风,那我倒还想向你请教请教呢。”
弗里曼仰起头,向后靠倒在座椅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那不是台风,至少现在还不算是,”博士点了点摊在桌面上的卫星照片,“半径还不到十五英里,强度也不大,中心风速推测在每秒25米左右……与‘玄武’相比,是弱了一点……但是……”
“但是?”
“但是它很特别,将军。坦白地说,我在NASA工作了20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天气现象,”弗里曼朝前探过身子,用肘撑住桌面,“你瞧,‘裴吉特风团’很娇小,而且毫无预兆,在它周围的海面上,根本就没有形成台风的条件。实际上,它东翼边缘紧挨着逐渐逼近的‘玄武’——在大台风旁边又冒出一个小台风,这种‘奇观’我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确实,”盖茨苦笑道:“我也没听过。”
“你知道台风形成的原理吗?将军?”
盖茨先是点点头,继而又摇了摇头——在一个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面前,关于“气象”之类的知识还是不要班门弄斧为好。
“在热带海洋上,”弗里曼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海面因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因此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时周围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之空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然而空气之流动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好像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必向气压较低处流动,而形成‘风’。在夏季……”
“博士,我们这不是在高中课堂,”将军不耐烦地打断对方,“请赶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