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老兵不死 > 0148 当过兵的都懂

0148 当过兵的都懂(1 / 2)

0148 当过兵的都懂

一眼就能望到边际的荒芜的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想想不久之后就会有绿树陪同他们一起站岗一起放哨,朴实善良的边防战士们都乐开了花。

但现实是十分残酷的。

哨所的周围多被沙砾石子覆盖,而且下面的土质碱性很大,附近也没有水源,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树苗是很难成活的。

想到这里,本来欢呼雀跃的战士们的心情又不免沉重起来。

本来得到了,却在下一秒失去了,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这里,与世隔绝。

小树苗的出现让战士们看到了希望,觉得枯燥的日子将会增添一点色彩。

但......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战士们并没有气馁。

因为他们是解放军战士,百折不挠的解放军战士。

每当执行完放哨的任务,战士们便轮流到十几公里之外的地方挖肥沃的黑土,然后再背回哨所。

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足够种下那十颗小树苗。

植树的那一天,官兵们抢着挖坑,然后再培上黑土、背水浇树,小白杨喜盈盈地排列在哨所的房前屋后。

为了能够让这十棵小树苗尽快成长起来,战士们改变了原来每周到五公里之外的布尔干河背一次水。

改为每天背水一趟。

听上去没什么,但谁背知道。

无论是酷寒隆冬还是冉冉夏日,从来都没有间断过。

同时战士们还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每天洗脸的时候不擦香皂,洗衣服也不用洗衣粉。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那些用过的水存下来,去浇灌小白杨。

战士一直在努力,即便是这样,两个月之后,小白杨还是因为不堪耐受干旱高温和风沙的侵袭,当中的九棵相继枯死。

只剩下一颗。

唯那颗离哨所最近的小白杨树苗还在顽强地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战斗着。

军旗不倒,战斗不止。

心地善良的战士们为此事伤心不已,训练没劲,吃饭无味。

在战士们的心中,那十颗小白杨树苗早就成为他们最亲密的战友。

她们是有生命有温度的,其中九个,牺牲在了共和国的边境上,她们像孙龙珍一样,也是烈士。

共和国的烈士!

终于,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之下,仅剩的那颗小白杨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

小哨所在枝繁叶茂的小白杨树的装点映衬下,显得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而官兵们则在不时沙沙作响的小白杨树的陪伴下,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快乐了。

王亮:“这就是一九八三年发生在塔斯提边防哨所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评论区。

“感谢老首长!让我知道孙龙珍烈士,知道小白杨的故事。”

“当过兵的都懂!”

“我们团的!!疆省塔城地区边防六团,204塔斯提边防连!!!”

“我是七九年入伍的八零年的兵,部队在疆省的叶城。新兵训练三个月后,我们在营房边戈壁滩上挖树沟种白杨树,半个多月的时光,永生难忘!”

“我曾经是一个守卫在东北风雪边疆的军人,四年前我在苏省援建到疆省工作期间,专程到了这个地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们当时从阿拉山口出发到禾角克哨卡,左岔进入国防道,一路沿着中哈国境铁丝网到的小白杨哨所,凄凉中带着一种伤感。”

“非常感动,我原本以为《小白杨》仅仅是一首歌罢了,万万没想到当中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孙龙珍烈士,边防哨所的官兵官兵们,还有那些为共和国边疆事业奋斗过牺牲过奉献过的人们,我向你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听完王亮的讲述,网友们感慨万分。

孙龙珍这个名字,王亮不提,鲜有人知。

小白杨哨所,有人听说过,但仅仅是听说而已。

“一颗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叶儿壮守卫着边疆。当年的那颗小白杨已经根深叶茂,人民子弟兵永远扎根在边疆。忆当年,豪情壮志,看今朝祖国强大,人民安康!”王亮的情绪起来了,回忆的分享也是一件美妙的时候。

王亮继续讲述道:“后来,总政歌舞团创作组的梁上泉同志到塔斯提哨所采风,为小白杨事迹所感动,谱写了歌曲《小白杨》。当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军旅歌唱家阎维文演唱了《小白杨》。一夜之间,这首歌令这个边防哨所广为人知,小白杨也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

讲到这里,王亮又想起了一件逸事,做了下补充。

还是一九八三年,诗人梁上泉到京城参加了全国人代会。

在散会之后,他随鄂省代表团的专车一起返回武市。

梁上泉的软卧车厢内,还有一位解放军的首长,肩上有金星,是一位将军。

开始两人并不熟悉,梁上泉也显得十分拘谨,直到首长询问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