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部分(1 / 3)
氏听了,心下疑惑:顾老太太素来是最厌恶自己的,怎会找自己打牌去凑趣?只是老太太叫了,李氏又不敢不去,只得随着吴氏去了上房。
李氏和吴氏刚到了顾老太太跟前,孙氏也撩起帘子进来了,三人彼此见了礼。顾老太太已在桌前坐好,正在自己摸牌玩,李氏三人上前去行了礼。顾老太太抬头瞅了李氏一眼,便抬起下巴朝下位一点:“坐下罢。”
李氏三人这才按照规矩各自坐了,婆媳四人打着牌,唠着闲话,更多都是老太太和三房问顾礼在杭州的事情。李氏少不得打起精神来,一面看着手里的牌,一面应付老太太和孙氏的缠问。
李氏想起昨日老太太紧着夸元秋的话,心里早有了数,果然吴氏三句两句就扯到元秋身上,先夸了元秋的模样气派,又说元秋给各院送的针线活计好,一看就是灵巧的人。李氏只笑着不接口。孙氏听了一会,便开口接话道:“美玉姑娘也是心灵手巧的,我听说都有侯爷府相中她了?”
吴氏听了面上带着得意神色,李氏想顾廉不过是七品的小官,秉性又差,如何能攀上侯爷府,心下不由得奇怪,便开口问吴氏道:“是哪家的侯爷府的少爷?”
吴氏正要显摆一番,听了李氏来问,忙接话道:“就是辅国公的孙子,他家可是三代世袭呢。当日老太爷做官的时候和辅国公素来交好。前些日子辅国府老太君寿宴,老太太带美玉去了。你知道我们家美玉长的自不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又有旺夫旺子之相。辅国府的老太君见了美玉就喜欢的不行,忙拉了我们老太太私下里问了美玉的八字去。”
李氏听了便知道吴氏说的哪户人家,只是满脑子想了一圈也不记得他家府上有适龄的男子,只得问吴氏道:“我记得辅国公有三个儿子,通共有七个孙子,最小的一个孙子也有二十五六的年纪了。这给美玉说的是哪一个?”
吴氏听了脸色略微变了下,便扬起笑脸道:“这你就不知道了。辅国公家三老爷家的李姨娘有一个儿子,当年因生的娇弱,一直养在内宅没有叫人知道。直到五六岁了才给他起了名字。如今他也有二十岁了。去年他媳妇生病没了,老太君便想寻觅个有旺子之相福气人给这小公子,结果一眼就相中美玉了。”说着自己拿着帕子一通得意地笑。
李氏闻言不禁讪笑了下,美玉长的又白又胖,难怪会被辅国府的老太君认为有旺子之相。只是一个庶子还是继室,就这样一个还未定下的婚事就让吴氏乐成这样,不禁让李氏有些哑然。吴氏本来想听李氏的奉承,谁知李氏听了竟像没事人一样,仍低了头看牌,心下便有些不乐意。
老太太瞟了眼李氏道:“虽说孩子是个庶出,又是娶过的。但好歹前边夫人并未留下子嗣,美玉若是嫁过去,那立马就是少奶奶。况且又是公侯之家,这不知道是多大的脸面呢。老爷在世的时候虽然做到了三品大员,但我们家毕竟根基浅薄,比不得那些世代为官为宦的人家,美玉若是能得这门亲事,便是祖上烧高香了。”
李氏倒不想老太太能说出这样一番有条有理的话来,不禁抬头看了她一眼。孙氏在一边听了,慢悠悠出了张牌,才笑着说道:“美玉离及笄还有三年,那辅国公家的小公子不知可等得?”
吴氏闻言不禁一滞,便抬眼去看老太太,老太太听了恼羞成怒瞪孙氏道:“就你知道的多。”吴氏本来要显摆一番,此时被孙氏一句话噎了回去,不禁心下恼怒,便有意无意挖苦孙氏道:“宝珠和美玉是一年的,如今也没听二哥二嫂说有相应人家。二哥的官虽然比我们家老爷高了一级,但宝珠生的单薄,不比美玉福气,将来还不知道能许给什么样人家呢。”
孙氏听了心下不觉有些气愤,只是三房得势已久,加上又在老太太面前,她还不敢露出生气的模样来。只沉默了半晌才冷笑道:“只要是原配夫妻我就心满意足了,总不会送我们家孩子给人家当继室去就是了。”
吴氏听了心下恼怒,正要发飙,就听顾老太太喝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美玉要真是嫁给了辅国公家的小公子,只怕连你们家老爷都能借上力,将来你指望三房的日子多着呢。快说起这句话罢,省的将来打了嘴。”孙氏听了只得怏怏地闭了嘴,吴氏得了老太太的助力,更加傲慢,得意洋洋的撇了孙氏一眼,眼神中充满了不屑。
顾老太太本来交代了吴氏一些话,叫她引出自己的话来。奈何她光显摆自己闺女,早把老太太交代的话忘到脑后去了。顾老太太只得自己开口说道:“那日辅国公老太君做寿时说起她有个侄孙子,十五岁年纪,正要寻个合适人家的女儿。老太君说不拘家世如何,只要女孩子相貌好,又要贤淑才成。当日众多官眷都听了老太君此言,想必都想将自家孩子送去。我想元秋年龄相当,大老爷又有前程,不比那些人强?若是和老太君说了,一准同意此事。”
李氏正想开口,就被吴氏打断道:“虽说那孩子比不得小公子生在侯爵之家,但好歹是侯爵府的亲眷,家里也是做官的,也不会辱没了元秋。”
老太太忙接口道:“可不是,老二家的倒想替宝珠应了这门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