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部分(2 / 3)
我还不许呢。就是为了给元秋留着这门亲事的。”
李氏直到两人把话都说完了,才站起来笑着回道:“老太太、三太太原是好意,只是元秋这孩子已经许了人家。昨日本想就和老太太说的,谁知人多又吵闹,一下子给混忘了。”
老太太闻言十分不乐意,当时就摔了牌指着李氏鼻子骂道:“元秋许了人家?你们两口子可真成啊!山儿、元容、元秋这三个孩子的婚事哪个同我说了?当我是死的不成?你就一味的调唆你们家老爷不孝,连亲生母亲都能忘到脑后了。”
吴氏见状忙起身到了老太太跟前,又是捶背又是揉胸的,好不容易把老太太劝住了才回头和李氏说道:“元秋许的什么样的人家?依我说,普通人家就罢了吧,哪里比的上侯爵府的亲戚?大嫂子还不赶紧应了老太太。”
李氏见两人一唱一和也不开口,直到两人把话都说尽了,才慢悠悠地说道:“元秋许给了南平郡王府世子,只怕这门亲事退不得的!”
李氏语音刚落,老太太和吴氏两人都惊住了,就连孙氏都抬头不眨眼地看李氏,半晌吴氏才勉强问道:“元秋许给了郡王府世子?”李氏笑道:“可是呢!”
吴氏憋着嘴闷了半天,直坐在一边吞吐沫,孙氏只抬头看着李氏,也不言语。老太太抬头瞅瞅李氏又瞧瞧吴氏,面色阴晴不定。几个人闷了半天,吴氏才试探问道:“元秋是先于世子妃之前过门还是在世子妃之后过门啊?”
李氏把吴氏嫉妒地神情看了个够,才笑着一字一句道:“元秋就是定给南平郡王世子的正室呢。”
老太太这才回过神来,干巴巴地问道:“那元秋岂不是就成了世子妃了?”
李氏忙笑道:“可不是嘛!因大老爷要回京,南平郡王府急着把亲事定下来,便催着大老爷换了庚帖。因事情赶的急,也没叫人送信回来。想必老太太也不会怪罪罢。”
顾老太太此时脑袋一片浆糊,只顺着李氏的话说了句:“不怪罪!不怪罪!”
李氏嫁入顾家十余载,虽在顾老太太面前前后不到一年,却也受尽了苦,今日难得老太太被自己震了一下,顿时心里觉得舒爽不已。
老太太和吴氏还在发愣中,倒是孙氏先回过神来,忙起身拉着李氏的手喜道:“真是恭喜大嫂了,这可是门好姻缘啊!我们家元秋许给了世子,这可是天大的脸面啊。这可不是什么侯爵府的庶子的继室可比的上的。”
吴氏已经习惯孙氏素来的逆来顺受,不想今天却接二连三的被她说的下不来台。吴氏闻言登时就掐着腰顺着眉毛骂孙氏道:“又不是你闺女当世子妃,你得瑟什么劲啊?有本事你把宝珠也嫁个世子去再来和我这样说话!”
孙氏冷哼道:“大哥又有好官名又有好家教,这哪里是别人比的上的?我见元秋当世子妃心里高兴地很呢,倒没想让宝珠去比较什么。只怕有人心里吃醋愤恨不平罢,本想把女儿嫁到侯爵府去好教她风光一番,结果八字还没一撇还没有显摆机会呢就已经被人比下去了,真真可笑。”
孙氏之前去瞧李氏本身就是为了表心意,奈何李氏是个聪明的人,自然不肯轻易信她。于是孙氏才想了这么个辄,为了揭吴氏的短拆吴氏的台好向李氏示好,就是为了李氏肯和吴氏争夺管家之权。谁知李氏又爆出元秋的亲事,孙氏听说元秋的婆家竟然是郡王府,登时铁了心的要抱李氏大腿了。
吴氏和孙氏正吵闹不休,顾老太太终于回过神来了,眼见吴氏和孙氏已经挽着袖子要打起来了,忙头痛地喝道:“都给我安分些罢!”
孙氏毕竟是惧怕老太太的,一听见她发话了,立马闭了口在一边站了。吴氏也只得瞪了孙氏几眼又骂了两句才住了口。顾老太太瞅着微笑着站在一边的李氏,心似五味杂瓶。只僵硬的扯着脸笑道:“怎么还站着?快坐下罢!”
堂妹美玉
作者有话要说:某卡生病鸟,嗓子发炎,大夏天的真不自在,杯具!
下一章照样是空章,后日修改上去正文 李氏笑着坐下,吴氏和孙氏也跟着坐下了。四人重新摸牌打牌,老太太和吴氏本来是为了借着玩牌来说元秋的婚事,如今晓得元秋是未来的世子妃,也都没了玩牌的心境。老太太是内心如五味杂瓶般,她既欢喜自家有了位身份高贵的孙女婿,又担心以后再不能压了李氏去。而吴氏纯粹是因为心里不甘,又嫉妒李氏及元秋罢了。两人接连着出错了几次牌,李氏本就不爱玩牌,又见老太太和吴氏没了心情,便笑和老太太说道:“想必老太太也乏了,不如就散了罢。老太太歇息一两个时辰,也就该吃晚饭了。”
顾老太太把手里的牌推了,扶着大丫鬟颤颤巍巍站起来:“可是呢,跟你们才玩了这么一会子就觉得乏了,我歇会中觉,你们也回去躺躺罢。”
吴氏忙走到老太太身边,扶着她坐到榻上,又拿厚褥子在老太太身后垫了,才笑着回道:“我却是个歇不得的,大嫂刚回来,想必屋里人手不够,我选几个伶俐的丫头给大嫂送去。”
老太太闭着眼睛点头道:“可是呢。山哥、泉哥、元秋、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