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市蜃楼(8 / 10)
她衍生出缠绵的故事,像是在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为此他曾背负了无比沉重的心理负担。他在她和老婆两个人之间穿梭游走,真的是绞尽脑汁用尽心机左右逢源。他常常睡不踏实半夜惊醒,担心某一天这种三角关系东窗事发。而且他的老婆的确不是省油的灯,岳父在这个乡镇又是很有办法的人。幸好他如今不用再担心什么了。是马小燕自己提出来要结束这一切的,不是他无情无义抛弃了她,尽管他很想继续维持他和她的那份情义。既然如此,他还有什么负债感可言呢?以后,他和老婆又可以情深意笃和和美美地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且还有可能在岳父的协助下继续进步。想到这些他把后背挺直了些。渐渐地,不论是在阴暗的廊子里还是在阳光明媚的操场上,他再碰到马小燕时都会目不斜视地走过去,再不必低垂着头做忏悔状了。
后来马小燕辞职离开学校,同事都到学校旁边的一家小酒馆去为她饯行。新赴任的教导主任却没有露面,就好像他和马小燕从来不曾相识,又哪里来的两情相悦?而他们两个人曾经的“共同语言”和爱情,是一块早该扔进垃圾箱的遮羞布?或者,她最后留在他脑海里的,也仅仅是一副想要索取点什么的“可恶”面目吧?
马小燕也嫌恶了自己。这使她很久都不愿意再与任何一个男人谈恋爱。很久很久,她放纵着自己,也孤独着自己。
冷月若雪不由自主地回忆那些往事。
回忆使冷月若雪觉得自己和陆思豫的故事又轮回到十多年前那个老故事的翻版。所不同的是,陆思豫并不惧怕老婆知道,而且他在外面好像不止她一个女人。经受多次感情挫折的冷月若雪现在对很多事都已经谈不上认真,她并不在乎陆思豫是否还有其他的女人。她私下认为,只要他是爱她的,她就可以和他在一起。爱情是什么?当然是两个人长相厮守。不论是她的初恋男友还是后来的教研组长,她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都是真心相爱的。后来他们为了各自的理由离开她,爱情也因两个人的分离而消亡,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竟然一点都不怨恨他们。对于眼前的陆思豫,是冷月若雪好不容易重新鼓起勇气开始的恋爱,非常希望这段情缘能善始善终,哪怕他年纪已大,皮肉松弛,哪怕他不能给她应有的名分。但他似乎只想用“名利双收”来给她作交换,换句话说,也是为他将来能够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做好了必要的铺垫,这显然与爱情无关。这使冷月若雪看清了他和她自己,却看不清未来。
一个对某种生活看不清未来的人,是会对那样的生活产生厌倦的。有一段日子,冷月若雪与陆思豫的关系变得若即若离起来。刚开始他们每天都会找机会在一起,吃饭,或者泡酒吧,然后回到她的出租屋,两个人一直厮磨到半夜,陆思豫才恋恋不舍地回自己家。后来他们每星期约会一次。现在,冷月若雪常找借口推脱每星期一次的约会,也就是说,他们实际上每半个月才会在一起,这还要看冷月若雪的心情如何,否则,他们也只是共进晚餐后就分手了。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一年。这种看似稳定的状况是突然打破的。某天,冷月若雪下班前打电话约陆思豫吃晚饭,陆思豫说有事,去不了,并一再解释,他第二天要到市里参加一个重要会议,刚接到通知,要做准备工作。
以前都是冷月若雪拒绝陆思豫的邀请,现在陆思豫拒绝见她,还是第一次。
根据以往的经验,冷月若雪有了不好的预感。这天晚上她到从前常去的酒吧坐了一会儿。这倒不是借酒浇愁,冷月若雪从来就不是一个借酒浇愁的人。她只是独自坐在酒吧一个僻静的角落里,非常客观冷静地检点了一番自己的“爱情”。据说已婚夫妇都有“七年之痒”,正如一个专家分析的那样,男女的爱情保鲜期仅两年,如果超出两年时间这对男女结了婚而没有孩子牵扯,离婚率会非常高;如果还没有结婚,大部分人会选择分手。她和陆思豫之间的关系已经保持了四年,虽然离“七年之痒”还远,但早已超出了爱情保鲜期,何况他的出发点很可能根本就不是爱情,而他们根本也不可能有未来和婚姻,出现这种状况纯属必然。
冷静归冷静,冷月若雪还是没有勇气轻易放弃经营了四年的感情,因为她当初是认真的。这份认真对于年近四十岁的女人应该是一种幸运。然而,当她看清了两个人的关系,她对他仅有的那点激情也在没着没落的感情快餐中消耗殆尽,这份幸运便很快显露出将又一次弃她而去的征兆。这让冷月若雪心情很烦。她真的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对于爱情冷月若雪从来没有冷静客观过。她常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即苦苦寻觅一个情投意合的人。不论她初恋时期的“志同道合”还是后来充当第三者发展的“共同语言”,都是由于她把男女关系放在“神话”般理想的爱情定位中所产生的错觉。这带给她的除了失望就是伤害,是失望加伤害。她当然不知道,男人与女人讲“共同语言”的时候,骨子里对女人的要求却是赤裸裸的,只想赤裸裸地直奔主题;如果女人满足不了他的这种愿望,或者他的既得利益与这个愿望相背离,他就没有勇气与耐心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