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2 / 3)
在早期的研讨班,以及针对想终止拖延的人所进行的团体咨询中。这个流程设定了一个自我观察的视角,就是把战拖程序整合成强有力的过程的一种方式。
在这个动态的变化系统中,五步之间相互作用,只是每一步的优先考虑的事情会不同。行动也许会导致深刻的觉察;调节包括觉察不恰当或矛盾的部分并将其调整为合适的;自我接纳可以使新方法和新行为的实践变得更容易;在自我实现这一步,你拓展自己以发现自身的极限,随着拓展的持续,你可能会发现原来界限被超越了;这个发现通过自我调节的努力又增进了觉察你能够做到什么。下面介绍五个步骤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第一步:觉察
觉察被列在改变的第一步。在用拖延以及“立即行动”的方法处理问题时,你有意地让你对自己所想所为的认识清晰而敏锐起来。运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将视角从自我倾注彻底扭转为自我观察。对你的思维进行再思考,让你的目标清晰化。你在行动时始终进行着自我调节,以尽力增加高效率行为的方式,得知你能为减少拖延做些什么。这是一种通过富有成效的努力,来实现自我发掘的方法。
改变的积极行动。在对情况逐个分析的基础上,描绘并追踪你拖延时的所作所为。辨析各种情况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把“立即行动”、拖延和它们的结果连接起来。结果当中,也包括完成任务的方式和质量,回答下面的问题。
·处于“立即行动”模式时,你感受到的压力是怎样的?(它通常带来一种能化为动力的压力,或称为正压力。)
·拖延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活动时,你又感受到什么样的压力?(拖延倾向于伴随各种不安,或称为负压力。)从这个信息中你能总结出什么呢?
第二步:行动
行动是你改变当中的实践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你对想法和主意进行积极的测试,看你能如何通过努力来产出成效,同时反思你追求积极结果的过程,看它们带来了哪些观念和情绪上的转变。
在这基础的一步中,你一点一点地检测到自己的不切实际想法。就好像学开车一样,书上的文字能告诉你怎样做,但真正的学习还是在上车后开始的。也许你永远都不会是个优秀的司机,但是通过实践和经验,你能够提升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机。
克服拖延的开始与此相似。你也许从来都达不到绝对高效,但在自我学习与发展的领域里能够胜任。通过开展具体的行动,你会取得卓有成效的进步。
改变的积极行动。觉察是理论上的第一步,但也不一定非要作为第一步。在其他研究中,行动也能够促进新的觉察。你可以从任何一步进入改变的程序,比如说体验“立即行动”,看看在此过程中,你对作为改革者的自己有了哪些认识。就像对待科学假说一样,构建实验步骤,来发展前面提到的“永不失败”的理念。像科学家一样,检验你采取的行动是否会带来期望中的收获。
·与你自己订立契约,执行前述步骤,在你的拖延过程中引入某种改变。在有分心冲动的时候,忍受冲动坚持五分钟,看看会发生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检察完这五分钟的冲动后,着手实行“立即行动”。发生了什么呢,你学到了什么呢?
第三步:调节
调节是改变中认知整合的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在这一步,高效和拖延两种观点并列、冲突、矛盾着,你辗转于其中。例如,“明天再做”与“立即行动”的观点不相融。你没法等到明天且“立即行动”。
改变的积极行动。调节思考、感觉和行动的新方式,首先包括体验新的感受、思维和行动,大脑需要花一段时间来适应它们。
·比较拖延和“立即行动”的观点。认为“稍后更好”时你得到了什么?当使用“立即行动”方式时你得到了什么?是什么使得推迟看似充满希望,实际效果却大相径庭?
·有没有可能从逃避努力和工作的拖延模式,切换到追求高效的模式?在追求高效的过程中,可否包含对顽固拖延过程的观察,以及对拖延弱点和缺陷的识别?
·你是否能够停止抱怨,转向积极的目标呢?有些抱怨只会加重拖延。例如“这对我来说太复杂了”可以转为“我能搞定第一步”。如果你一开始觉得事情过于复杂,但还是可以搞定第一步,你就找到了拖延的一个矛盾之处。
·如果你说自己在压力下工作会更出色,那为什么不有计划地把事情搁置到最后一刻再做呢?如果你说自己在压力下工作会更出色,接着又发誓再不把自己置于这种精神折磨之下,这两者能并存吗?
·在寻找与检视拖延悖论的过程中,你能够学到些什么?一个关于拖延悖论的例子是,你在压力下工作更出色,然而你又想下次能够明智一些早点开始。可能的解释是这样的:你并不是真的能在压力下干得更好,你只是在压力下更容易开始而已。
第四步 接纳自己
在改变过程中,接纳自己是指你接受真实是什么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