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3 / 3)
而不是你心中的那个应该是什么的现实。接纳自己增强了你的忍受力,这样就能够释放出那些被自责、怀疑和助长恐惧的念头吞噬掉的能量。接纳自己是理性的认知,也是情绪上的整合变化。接纳自己看似是让人沉静安稳,但当你将它转换为你心甘情愿的体验,并且希望探知自己变化和成长的极限时,它也是积极振奋的力量。
改变的积极行动。接纳意味着对差异的认识。你生活的哪些部分进展顺利,你是如何达到那种状态的?在生命中的哪些时期你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你有没有可能接受现状,但同时仍然考虑采取有益的行动来改善?再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如果你拖延了,好吧,那就是确实拖延了。不过现在,如果愿意的话,你能够做哪些事来改变这种状态,让自己好起来呢?
·你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是一个需要适应不同情况的多元世界,还是一个用系统化和程序化的方式和日程安排来解决所有问题的世界?有没有可能让两种视角并存?
·在这个情绪整合阶段中,你学到了什么?
战拖小贴士
CHANGE计划
攻克(conquer):要攻克拖延,就要把难题拆分为容易掌控的小部分。
坚持(hang in):坚持积极的“立即行动”计划,直到它变成一种条件反射。
适应(adapt):始终寻找“立即行动”的机会,同时学会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抵制(negate):抵制分心,坚持做最重要的事。
增进(gain):总结那些你做得好并且可以重复的地方,以增加你的经验。
想象(envision):想象下一个“立即行动”的步骤,向着新的有成效的目标前进。
第五步: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通常被描绘为一种类似高峰体验的神秘过程。它可以是一种佛陀般无欲的状态,也可以是一种超越文化与时空,与全人类在观念和情感上相连的心境。你也可以把“自我实现”看做尽力拓展和开发你的能力与资源,在那些你认为值得而且必须努力的领域中,促成有意义的改变。我更倾向于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自我实现”这个概念。
改变的积极行动。坚持到底对于“自我实现”的意义,就像是水对植物生长的意义。如果要重新书写你的人生,你将采取哪些行动,在哪些你认为有价值的领域中,去卓有成效地探寻自身能力的极限呢?你需要再问自己几个问题。
·在你人生的某个时期或领域,有哪些有效的思想或行为,你可以有效地运用去克服拖延?
·组织和调节你的思想和行为,是否能够让你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
·当你在这些步骤的指引下“自我实现”时,你对自己又有了哪些认识呢?
有些改变是立竿见影的,比如变换造型,或者度一次假,并以这些行动来作为改变的开始。但是另一些需要与不良习惯作斗争的改变,却是需要花费时间,经历一个过程的。
从拖延模式转变到高效模式,不可能像打个响指那么简单。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解开拖延乱麻,需要一个斗争的过程:驳斥非理性的拖延思维,学习容忍压力而不是轻易向逃避让步,建立一种高效工作而尽量不分心的行为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你的练习、练习、再练习,终会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会自发地努力去追求高效率,就像以前不由自主地去逃避一样。你可以反复地尝试“五步改变法”,以促进成果。
法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朱尔斯·贝约尔(Jules Payot)认为:“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